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缘何掌自己的嘴?

(2010-01-20 10:59:22)
标签:

杂谈

    对于手机涉黄问题,各地运营商都展开了专项整治。1月18日,北京移动否认对发送黄色短信息的手机进行停机处理,称只会配合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求,关闭涉黄手机的短信功能。(《新京报》1月19日)就在同一天,上海移动相关负责人否认手机发黄色短信经确认后号码将作废的说法,称该报道失实。(新民网1月18日)


    自13日起,手机涉黄将被停机或被关闭短信功能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黄友”们不爽,非黄友们同样忐忑不安:“没有隐私,你所发出的短信都要被移动公司看一遍,那以后谁还敢用短信发银行信息啊。”更多的人觉得因为涉黄短信受到处罚有悖于宪法赋予公民的通讯自由权利,“建议大家去看看宪法里关于公民的通讯自由 ,现在连司法部门都不懂法,不懂宪法的多的是,以为自己是老大,自己想怎么样就怎样,没人管得着。”只要还肯承认宪法是个天,“天意”不可违,宪法的规定就不能轻易去碰,否则便是巨大的冒险。


    有趣的是,率先放出风来要停机(或关闭短信功能)的是中国移动(《南方日报》1月13日),矢口否认这个事情的也是中国移动。当然,中国移动不愿意掌自己的嘴巴,而是嫁祸于媒体,埋怨媒体的报道失实。我们不妨假定中国移动的“辟谣”为真,疑点依然不少:媒体错报了将近一周的新闻,中国移动为何现在才匆忙出面否认?如果这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中国移动的信息比较闭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钻心经营自己的业务,不偷窥客户的信息,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不上网,直到动静太大,其他管理部门通知了中国移动,他们才知道媒体误报了自己,给中国移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移动就很难自圆其说,解释其“辟谣”为什么如此迟缓。问题在于,这仅仅是一个可能性不大的假设,作为现代化的大型通讯企业的中国移动,怎么可能不知道媒体盛传对涉黄短信的制裁措施呢?惟一的可能,就是中国移动确实想承担一次社会责任,配合有关部委整治黄色短信的行动,也就是媒体报道的,中国移动通过技术手段检测手机用户的短信内容,自动屏蔽不良内容的信息。也许,他们当初这么决定时,根本没有想到存在违宪的事情。即便涉及违宪,中国移动也未必就能闻过即改,否则这些年来,手机垃圾短信、“一声响”骚扰电话和按秒收费等久拖不决的“疑难杂症”,早该被解决了。这些老大难问题没能解决,恰恰说明移动公司在遵纪守法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习惯远未形成。一夜之间的良心发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而是让人觉得不可信。


    移动否认涉黄手机被停机或被关闭短信功能,恐怕是自身经济利益受损所致。对此,网友已经有所觉察:“昨天的新闻说停机,结果发信息的人锐减了!所以今天的新闻说不停机,发信息的人快来吧!不好意思,全换联通了!”手机短信是移动公司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并且这块蛋糕的份额越来越大。监控手机用户的短信内容,让人们选择宁肯多花钱语音通话也不愿意受到监控,移动公司的经济利益焉能不受到损害?于是,中国移动对嗔怪媒体报道有误,无非是给自己找个台阶,反正他们又没有指名道姓说哪家媒体造的谣。如果真是媒体造谣,中国移动第二天就该愤慨地谴责肇事媒体了!


    现在,“辟谣”的新闻越来越大,是媒体过于八卦,还是有些部门喜欢变相掌自己的嘴巴,不言自明。


http://www.art1.swust.edu.cn:1188/baokan/2010-1-19/XiKePingLun-YuanHeZhangZiJiDeZuiA.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