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老的“忘我之境”令人钦佩

(2009-11-04 12:25:39)
标签:

杂谈

   伟大人物必有伟大之处。这几天,纪念钱老的文章和报道不少。有些细节,对我们学会做人颇有启迪。譬如,有人把在钱老指导下发表的论文署上他的名字,他很郑重地给作者写了回信说:“把我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是不对的,我决不同意,这不是什么客气,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这是科学论文的惯例,好学风,我们务必遵守!至要,至要!!!”再比如,拒绝别人称自己是中国“导弹之父”,强调“我只是沧海一粟!”因为那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创。(中国广播网11月3日报道)


    对名利的某种渴望,是人的天性之一。人的欲望无止境,如何节制各自的名利欲求,就变得相当紧要了。默默无闻的人,追求名利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进取心,在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的名利欲求利大于弊,值得肯定。而对于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者,他们早已度过了“雪里送炭”的名利初级阶段,面临“锦上添花”的二次进取选择。此时此刻,他们如鹏展翅,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自己追求名利做推动力。这个阶段,如果对名利的欲求没有相应的节制,个人欲望的气球难免越膨胀越大,距离为利己而损人的日子也就不算遥远了。当名人难,当一个有追求精神的名人更大,大抵正是源于此吧。


    名人继续追求进步,是保持名人的基本要素。不过,这个阶段的名人有两种可选的境界:“为我之境”与“忘我之境”。前一种境界属于利己主义的境界,所有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和金钱资源,均会被吸进为我这个漩涡中心。而后一种境界属于求真为人的境界,利己但不损人,不攫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我之境”与“忘我之境”,其区别在于做贪人还是伟人的伦理分野所在。君不见,社会上有多少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名与利在挖空心思达到为我之目的。论文,自己没有参与的巴不得署个第一作者,甚至还有甘心堕落成文贼盗窃他人成果的;多少人为谋取个一官半职在“孜孜不倦”地争取着。上帝是公平的,“为我之境”可以给你暂时的荣光和荣誉,当然还有经济方面的好处,但最终这些东西都会速朽的。“忘我之境”却是对名利的淡泊,做一个自为的人,一个纯真的人。不无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典型在我们这里目前还不多。正因为这样,钱老的离去,才留给人们太多的感慨和惋惜。网友评价钱老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为了祖国的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人!”肯定他“真正讲科学、懂科学、尊重科学的人就是钱老这样的人,正直、善良、不图名利!伪科学者、将科学当作工具使用的人就不评价了,因为他们不配与钱老比较!”


    钱老身后留下的赞誉,是他长期恪守“忘我之境”的结果。所有的为人,“不需冠冕堂皇的称谓,只需孜孜以求的毕生事业;不需奢华无比的生活,只需坦荡如镜的人生轨迹。这就是人,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与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一个“忘我之境”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相反,“为我之境”是最乏自由的奴隶,而剥夺自己自由的恰恰是自己而非别人。解放自己,就是解放未来。在这方面,钱老给我们树立了楷模。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11-3/XiKePingLun-JianLaoDe-WangWoZhiJing-LianRenQinPei.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