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告同样忌讳“三聚氰胺”
(2008-10-08 11:55:23)
标签:
杂谈 |
现在,我们有个绰号叫“世界工厂”。说得直白点,中国是世界的打工仔,缺乏原创精神。工业制造业是这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我们的学界“世界工厂”,而是西方思想的“助教”和“讲师”。这种状况造成了世界上缺乏中国标准的尴尬现状。要改变这一局面,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标准去规范并影响世界。然而,标准的建立是一项艰苦卓越的科学事业,有时候,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过于草率,难免引起争议。
中国科学院7日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此外,除北欧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中国新闻网10月8日)
客观的说,在某些领域,“中国第一,美国倒数第一”是不争的事实,谁也无法否定。放眼寰宇,中国的社会责任指数是不是全球之冠,美国的社会责任指数是不是全球老幺,需要社会学研究者研究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多和少看似量的问题,实则关乎科学的精确度。调查数据量的多可以促进研究结论的相对科学性,而调查数据量的过少或不够多,得出的研究可能是片面的。如果一个研究报告还是科学研究而不是政治化妆品的话,那么,不掌握每个样本国家足够多的数据,请勿轻率下出结论。
我是中国公民,我热爱中国。一个负责的中国公民,热爱祖国不等于无条件地为祖国唱赞歌。相反,善意的批评,才是一种更深层次、更真挚的爱。相反,非理性的爱,往往是溺爱的代名词。中国中央政府的社会责任指数如何,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全世界有目共睹。但是,国家社会责任指数的确定,要全方位来衡量。如果无视中国的污染问题、贫富差距、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以有限的几件大事来推定,我想,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自封为全球最负责任的国家。作为纯学术机构的中科院,这个《国家健康报告》立项的前提不应有任何预设,而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评判各个国家社会责任的优缺点。对中央政府来说,善意的批评远比一束自造的花环更有意义。谦逊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的优点我们自己知道就行,我们需要的是有益的批评,这才是负责任政府的表现。
中科院的这个“中国第一、美国垫底”的科学结论在网上备受中国网民的质疑,值得反思。恰好,10月8日几则新闻,似乎很不给这个《国家健康报告》面子。
其一,张家口蔚县李家洼煤矿7月份发生一起重大矿难,造成30多人死亡。事故发生后,业主和县、乡政府串通瞒报事故,相关责任人已受到严肃处理。(人民网2008年10月7日)
其二,由于起诉国家质检总局“行政垄断”未被受理,多家防伪企业的代理律师周泽昨天正式上书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呼吁纠正相关部门的行政垄断行为。(《新闻晨报》10月8日)
其三,10月6日上午,洛阳市十六中一栋两层教学楼一楼的立柱突然倒塌,正在课间玩耍的一名13岁初中生不幸被砸中,当场身亡。倒塌的立柱里面没有发现一根钢筋。(大河网10月8日)
国家社会责任语境下的“中国政府”的概念是指中国的各级政府,包括各级政府的所有部门。从三聚氰胺到上面三则消息,哪一起不或多或少和政府有关联?一方面是问题多多的现实,一方面是中科院的乐观报告,你说让我们该信谁?如果连咱们内部都有争议的标准,有多大可能成为国际标准呢?
“如此排名,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中国在牛奶里有三聚氰胺,那么在文化科学领域也有三聚氰胺啊!”网友的这个帖子,值得《国家健康报告》课题组的成员脸红。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1008/00/4NMMLK7M0001124J.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08-10-07/200116411103.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08-10-08/022214540381s.shtml
http://news.163.com/08/1008/06/4NNAS472000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