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久前,湖北十堰市某高校女干部酒后邀人打死巡警大队长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此案余波未了,新近吉林省某高校一名女副校长,同样是“酒气凌人”,让不敢恭维。
4月20日13时30分左右,吉林省吉林市紫光花园小区一名赵姓女子醉酒后撒酒疯,大闹其居住的小区,连伤几名保安,民警到来后也被这名女子踢打。这一切都被小区的监控录像记录下来。据悉,这名女子是当地某大学的副校长。(CCTV2008年4月24日报道)
酒后驾车,本已违规。停车位置不准,小区保安希望调整车位,保安是在行使其正常的职权。没承想,这位女赵副校长,先打保安,继而对赶来的民警出言不逊乃至脚踢。事后,还打电话谎称自己挨打。如果报道的情节属实,那么,吉林市这位大学女副校长的所作所为,就不是“素质”二字所可以评说的了。
古人说,苛政猛于虎。而今天,怎么高校的个别女干部反而也“醉女凶于虎”?网上对此议论纷纷:“自身不正,何以育人?”“这素质,真给老师丢人啊。”“校长是老师吗?感觉不太像了……”最后这句话,相信刺激的不止是一个人的神经。大学校长不是老师,那么,普通的教师还敢以老师自居吗?如果普通教师的教师资格都受到怀疑,试问中国还有教师吗?这是个无法回避的尴尬难题。
大学校长,最起码也该是个教授。稍微像个样子的高校,校长不是院士,也可能是位长江学者。质疑校长(含副校长)们的教师资格,显得有些苛刻了。但是,这个看似玩笑的质疑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校长是老师吗?作为教师们的校长,如果不是老师,又是什么?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校长也要给本科生上课。可见,主管部门考察高校领导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标准。不够教师资格的校长,肯定不是合格的校长。大学校长又不是普通的教师,他们首先必须是真正的一流的学者。非学者、大学者的校长、副校长们,在高校里是没有足够的学术声望的。没有学术声望的校级领导,很难带领一所高校的教学科研大军,以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单是学者的校长同样未必称职,真正的大学校长,不能仅仅是个知名的学者,同时还必须是位教育家。不是教育家的校长,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也许不成问题,但未必能够统帅得了一所高校。只有具备了这两条标准的人,才可以出任大学校长。
时下的大学校长们,是不是符合这两个标准,有待考证。不过,即便距离教育家的要求有一段距离,也并不可怕,只要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也就基本合格了。遗憾的是,即便这样一个标准,怕是也有点困难。以吉林市这位女校长为例,如果她的学养真的很好,教养也不该太差吧?中午饮酒,按照党纪校规都是不许的,喝酒之前,应该知道起码的党纪要求。喝酒过后,出手打人,出口伤人,如此“醉女”,真醉还是佯醉?十堰市某高校那个女士,如果真的醉了,还能指挥他人打死交警队长吗?吉林市这位女副校长,如果真的大醉,能对保安挥拳追打吗?懂得事后报假警故作“受害者”吗?
这样的大学官员,显然已经不具备起码的大学教师的资格,而是蜕变成纯粹的“官”了。官气十足的校级领导,能搞好高等教育事业?我看有点玄。这样的校长多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就危险了。
报道中为她和她所供职的高校避讳,未披露名字、名称。“大家把她揪出来吧,看看是哪位?”网友的这个提议,我附和,让公众看看这样的大学校长够一个教师的资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