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看“国家意志”是如何炼成的

(2008-03-14 10:11:39)
标签:

杂谈

 


连日来,关于山东济宁300亿打造中华文化标志城的争议一直热度不减,而发起该工程倡议书的69位两院院士也颇受关注。13日,根据《中国文化报》披露的名单,本报记者电话连线了其中的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得到的答复是已经记不清是否在倡议书上签过名。(《新快报》2008年3月14日)


两会前,“中华文化标志城”已经是众矢之的;两会上,济宁市市长“坚决要建”的强硬表态,招致更多的反对声音。《新快报》捅出的这条新闻,如果属实,无疑将火上添油,甚至于距离“中华文化标志城”被勒令停建,将为时不远了。


在倡导“中华文化标志城”初始阶段,何镜堂院士确实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也失去了其独立的人格,说了不负责任的话。舆论对他的批评和指责,并非没有道理。但客观地说,何镜堂院士是坦诚的。敢于承认记不清自己也是这个工程的倡议者,需要一定的勇气。要知道,这种话一旦出口,意味着什么,以院士级的智商,不会不知道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何院士还“泄露”了天机:(支持中华文化标志城)“可能是口头答应的吧?好像是当时有领导……”此外,何院士还承认,对这项工程的情况,截至目前,仍不太了解。


何院士仓促间“泄露”的天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官员的个人主观意志,是如何转化成“国家意志”(或者说普遍的“客观意志”)的。济宁市的官员称,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是经过专家的论证,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首。言外之意,这个所谓的中国“文化副都”工程,有国家的正式批文,有国家财政足够的财政预算支持。但是,济宁市的官员没有具体解释,他们的这个方案,专家们是如何论证的,国家有关部委又是如何审批的。从何镜堂院士提供的只言片语中,基本可以拼出这样一幅图案:济宁市的某个官员先在自己的脑子里勾勒出一个“宏伟的设想”,即我们说的个人“主观意志”,然后,托关系(有权强奸院士意志的官员)去“请”院士出台赞同,哪怕是口头赞同也成。然后,不管院士们的点头是出于自己的真心还是违心的,也不管这些人究竟亲笔签字没有,济宁方面是完成了书面签字准备(所以,以后建议公安部门检验笔迹,看看有无造假之嫌疑)。有了这些“有力的”证据之后,借口将近七十位院士联合签名,去哄骗中央,让主管领导误以为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是中国顶尖级科学家的集体意志,不同意这么一项工程,便是对历史的犯罪。经过一番人为的、见不得人的“运作”,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一个“人造的恐龙”,便从偶然的个人意志摇身变成了“普遍的客观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怀胎”了。至于这个“怪胎”能否流产,关键看其操作流程能否被彻底曝光。如果每一位签了名倡议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院士,都该向媒体说出自己是如何在不懂历史文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极力支持,我想,要不了几天,“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图纸,很可能变成一个臭名昭著的“豆腐渣图纸”!


网上有人呼吁:“院士们,请不要信口开河,尊重人民所给的荣誉。”而我想说的是,曾经签名支持中华文化标志城上马的院士们,请公开您参与此项工程的细节,让公众明白个人的意志究竟是如何被炼成“国家意志”的,那时人们同样会尊重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