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救灾无异于饮鸩止渴

(2008-01-29 13:15:24)
标签:

杂谈

 


一场遍及全国的雨雪气候,将长期的煤电矛盾凸显出来,使得各地电煤纷纷告急。1月28日,发改委选择了纠正相关产煤省对所有煤矿一律停产、停而不整的消极做法,开启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而停产的煤矿来保证供应,同时断然否定了恢复“小火电”。(《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月29日)


天寒地冷,耗电量增加,电力供应紧张。连日的冰雪成灾,煤电矛盾尤其突出。发改委寻求对策,缓解这种矛盾,是其分内职责。不过,因为煤电供求紧张,发改委单方面宣布部分被停产的煤矿恢复生产,采取这种做法救灾,无异于饮鸩止渴。


为什么会有一批煤矿被勒令停产?答案很简单:这些煤矿存在安全隐患,若继续生产,将危及到矿工的生命安全。是哪个部门责令这些煤矿停产的?不用说,也知道是各级安监部门。

现在遇到的冰雪灾情,对电力需求猛增,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解决煤电矛盾的方式,不是临时允许被强制性停产的煤矿的恢复生产,以缓解燃眉之急,而是向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合格的煤炭生产企业要产量。即便如此,也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如果这些煤矿的产量仍满足不了需要,最好的办法是限电,每个单位和家庭,都为支援灾区做点贡献。这样一来,也许你我都有所不便,不过,仔细想想,总比在春节期间传来矿难的噩耗,更划算吧?


遗憾的是,发改委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既不想得罪全国人们,担心因为供电紧张引发民怨,转而给被关停的部分煤矿“说好话”:看在全国煤炭吃紧的份子上,你们就给俺个面子,趁机开工吧。没人担心这些被关停的煤矿老板有骨气到不给发改委面子,恰恰相反,许多煤矿的老板们巴不得给发改委磕头作揖,感恩戴德发改委给自己一个“还阳”的机会呢。


发改委为了给自己的决定找理由,指责先前关停煤矿的做法“消极”,因为“一律停产、停而不整”,并用了“必须恢复生产”命令式口吻。如此强硬的语气,等于否定了去年国家安监总局关停不符合生产条件煤矿的工作。我的疑问是,不符合生产条件的煤矿,莫非都是可以整顿成“符合生产条件”的吗?合格与否,发改委是怎么甄别的?发改委下指示的人,懂得安全技术标准吗?如果外行,一旦出了责任事故,何人负责?“既然是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当时为什么会停产呢?”“现在怎样防止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而停产的煤矿借机生产呢?”网友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


也许,发改委的“大赦”非常侥幸,春节期间没有发生矿难。接下来的问题是,节后,这些临危开工的煤矿,如何让人家停产?这样的话,这些煤矿完全有理由起诉安监部门,甚至要求国家赔偿,因为有关部门冤枉了他们不说,还耽搁人家赚钱了啊。发改委的决定,是政出多门的写照,其结果必然是执法的混乱。


“政策要有连续性,不要朝令夕改”;“宁可点蜡烛,也不要再死人!”网上的呼声,发改委可否听到了?我们不用带血的煤炭,也拒绝用侥幸冒险挖出的煤发出的电,因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