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未到机先知。元旦还没到,祝福新年的手机短信接踵而来:“痛苦最好是别人的,快乐才是自己的;麻烦将是暂时的,朋友总是永恒的;爱情是用心经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元旦快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挥挥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甩甩头。元旦快乐!”
每逢节日结束之时,正是信息产业部在忙着核算短信祝福给移动通信行业创造的利润。而我呢,从翻看收到的短信祝福中,“缺憾”比幸福感似乎更多。缺憾者何谓?请看几则祝福短信:
“友情就如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祝元旦快乐!”这样的短信,能说它不美吗?非也。能说它不温馨吗?也不是。“新年天气预报:你将会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霞、幸福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它们将伴你整一年。”这样的短信,能说不幽默吗?也不是。能说机主的浪漫造作吗?也不是。
一条充满智慧、富于诗意的祝福短信,第一次传送到我的手机上,瞬间对发信的朋友刮目相看了:真人不露相啊,没想到他的想像力如此之丰富,文笔如此之优美,惭愧之意,油然而生。然而,有些相同的短信,来自不同的机主,则是一种遗憾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善于玩短信的我,一直对此困惑不已。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诉我,网上的祝福短信多得是,下载转发就是。那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手机上收到的祝福短信,也是工业化生产的商品,而发短信祝福的朋友中,不乏吃嗟来之食者!于是,曾经的“崇拜”光环开始变得黯淡了。
短信是浓缩的文化,从来不乏智慧和幽默的中国人,在巴掌大小的手机媒体上,创造着富于时代特色的文化,值得欣慰。文化提倡原创性,一个人,如果习惯于了享用嗟来之食,无疑是对自己智慧的不信任,造成智慧的浪费乃至荒废,则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当然,拥有百分之百知识产权的原创短信还是有的。比如,一名大一新生发来的短信虽然很短,毕竟是自己创作的:“老师,祝您新年快乐,快乐到落泪啊。”我的回复是:“(绵阳)天都落泪了(下雨),何况人乎?也祝你快乐。”
短信祝福,参照网上现成的经典短信当然可以,不过,尝试独创,哪怕不那么经典,只要凝聚了各自的智慧和心血,远比那些嗟来之食更有味道。毕竟,别人嚼过的短信,营养和诚意,远不如自己“丰衣足食”的更弥足珍贵,也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