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说,中国每天因为安全生产而死亡的人数在三百人以上。这一数字让22日出席“第一届中国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大会”新闻发布会的与会人士感到心情格外沉重。(中国新闻网2006年12月23日)
全国每天死于安全生产事故的人数,高达300人以上!此话出自负责安全生产的最高行政长官之口,应该比较可信、按照300人/天这个最保守的数字计算,仅2006年,全国殉职的员工,当不少于109500人!世界上,年死亡人数超过11万,不该夸大其词。什么叫触目惊心,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
然而,就在本月17日晚间,笔者登陆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网站,从死亡人数相对集中的煤矿事故一栏中,逐个统计该网站公布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死亡矿工人数仅有605人。针对这个数字,笔者写道:“这个官方网站提供的数字是否可靠,不得而知。近段时间,各地矿难频发,605人的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有些令人难以信服。”如今,李局长披露的数字,不幸印证了几天前本人的疑虑。
安全生产事故,梦魇般盘旋在中国的上空,随时都有落地的可能。但凡事故,有不可抵抗因素造成的,更多的则是可预防、可最大限度避免的。本能够拯救他人性命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因为疏忽,白白葬送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于07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大会”,自然很有必要了。
缺什么,喊什么,补什么。中国虽大,但是,每天不低于300人的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每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没人哪个政府希望自己管辖的区域发生灾难性事故,除了恶意投保者,大约也不会有哪个企业盼着事故赶快降临到自己这里,更不会有哪个从业者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乐呵呵地期待着出门与家人诀别……既然事故如此令人讨厌,为何整天不绝于耳?只能说,社会责任感的不足,乃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元凶”。
其实,社会责任和安全事故之间,成反比关系。社会责任心越强,安全生产事故则越少。这样简单一个道理,谁都很清楚。这个理想的反比关系之所以经常“失调”,源于社会责任和安全事故之外,还有个“第三者插足”——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安全事故和经济利益之间,关系很是微妙。有时候,社会责任感越差,事故相应多了,发生事故企业反而因祸得福。比如,一家煤矿,社会责任感丧失,使得矿主拒绝增加安全设施的投资,矿难发生的可能性相应增多。不过,矿主却可以因此多赚钱。死一个矿工所赔偿的钱,和其所谋取的利润,有时并不成比例。假如死一个矿工判矿主20年刑,矿主还可能铤而走险吗?
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召开全国性的安全生产与社会责任大会固然必要,不过,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清议作用的有限性。减少事故,确保中国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得动点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