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岁开始,胡楠开始续书《红楼梦》。三易其稿之后,这部《梦续红楼》近日终于完成定稿。在相关论坛,网友对这部续书的态度可谓是毁誉参半,而在记者采访中,几位红学家都不同程度地表示力挺这位“红学美眉”。(《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11月12日)
记者说大话不嫌腰疼,报道中的两位红学专家,真的都是“力挺”“红学美眉”吗?邓遂夫称胡楠为“真正的红学梦中人”,称赞她的续书“语言流畅,半文半白,其中很多对情节的安排超出了前人,让我非常惊讶。”说邓先生“力挺”胡楠,我相信;而红学会副会长胡文彬先生说“这么小的年纪,非常可贵,应该向她表示祝贺。”他话锋一转,认为高鹗的续书最经得起读者考验。胡文彬直言不讳地说,“胡楠的续本就是最完美的,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大家不要这么期待。”可见,红学会的副会长,头脑很是清醒,对这个27岁女孩《梦续红楼》的评价,非常有保留。如此公允的评价,也算是“力挺”?恕我眼拙,没看得出来。
人人都有续《红楼梦》的权利。不止清代人有这个权利,今人也有,后人同样有。胡楠为《红楼梦》写续书,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问题在于,有写续书的权利,不等于都能续出个名堂。毕竟,续书容易续魂难。胡楠的续书能被出版社接受,说明这部续书的质量不至于特别糟糕。但是,借口这部续书出自一个“红学美眉”之手而炒作续书,则大谬矣。
诚如胡文彬所言,红楼续书很多,真正被读者认可的,截止目前只有高鹗的续书。尽管人们对高鹗的续书历来颇有微词,但想超越高鹗,谈何容易?笔者以为,曹雪芹的《红楼梦》,没法用“狗尾续貂”这个成语来形容,应该颠倒过来说,是“貂尾续狗”。事实上,真能做到“貂尾续狗”,已经大不易了——让读者一定程度上买账,愿意一读。至于说完全符合曹雪芹的愿意,诚如胡文彬先生所言,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了。毕竟,距离曹雪芹生活的时代越远,“复原”《红楼梦》原著思想的越困难。胡楠小姐的续书,其设计的情节,纵使真的与曹雪芹的初衷吻合,也难以超越高鹗的续书。别的不说,曹雪芹的语言风格,非今人所能模仿。前些年,王朔自言“一不小心摆弄出一部《红楼梦》”,不过是一句调侃的大话而已。今天的《梦续红楼》,虽然是用作品说话,续书的质量,仍然是最重要的。
《梦续红楼》好看与否,能不能征服广大读者,能不能流传下去,显然,不是今天的媒体和专家,所能盖棺定论的。只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慎言“结局揭密红学界难题”。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借此炒作“红学美眉”,同样是对作者本人的某种不负责任。
时下的红学界,有人浮躁,有人偏执。红楼续书杀出一匹“黑马”,也许能给红学研究带来一丝清风,其作用显然不会太大。所以,还是且慢炒作“红楼续书”和“红学美眉”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