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不“整容”最好

(2006-04-27 11:11:34)
长城不“整容”最好
□刘海明
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是,到了长城的“好汉”们,又干了些什么呢?前些时候,央视联合中国长城学会,集中曝光了长城那张被“毁容”的脸,让我这个从未登过长城的“非好汉”略感欣慰一些,幸亏自己没去过,不然,也在长城的脸上留下“刘海明到此一游”之类的“豪言壮语”,岂不是要被后代子孙骂下去吗?
长城历经千年的风霜,虽然有些苍老,尽管她也受到过伤害,至少“面部”却没有被刺字。没想到,以文明人自居的当代人,却“圆满”完成了给长城“毁容”的任务。看看如今长城墙体内外,数不清的留言,不难知道,太多的伤痕,已经成了一种历史的见证:长城是被毁于何年何月,以及何人之手。
长城学会和央视联合向海内外征集修复方案,用心良苦,无可厚非。4月26日,中国长城学会透露,此次征集活动共收到国内外的和修复长城各种信件、资料近6000份。然而,学会以及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将尊重多位专家“修复刻痕会对长城再次进行破坏”的意见,决定暂不对长城墙体刻痕进行修复。(《京华时报》2006年4月27日)
“暂不整容”,如果改成“不予整容”,或许最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满足人的这种愿望。正因为这样,美容、整容行业,生意才得以蒸蒸日上。不过,长城毕竟不是女人,在有限的人生岁月里,尽可能展示自己魅力的外表。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她能永葆青春,给世人以其灿烂的一面,当然不错。但是,文化遗产,最忌讳人为注入虚假的东西。说这话,并不是笔者反对修缮文物,而是说,有些东西,还是不修复最好。最近几十年来,长城不断被游客的胡乱题字所破坏,尽管很多人为之痛心疾首,希望我们的长城能得以整容,还她一个原来的面貌。怎奈,现有的技术很难实现这一愿望不说,关键是,今天咱们给长城“整容”了,明天又有游客毁她的容,是不是后天再次整容?如此反复,能反复几个回合?甭说搁在一个人身上受不了,就是长城,恐怕也是难以承受这般折腾的。
不给长城整容,表面上看,长城的“脸”有些不大雅观,我觉得,这反而是开展文物保护教育最好的反面教材。让那些已经破坏过长城游客,有名字的,不妨尽可能调查出其个人资料,一一在长城入口处修建一座耻辱碑,刻上他们的尊姓大名和籍贯,让后人去评说他们。
相反,长城一旦被“整容”,其教育意义就不复存在,后来者不知道长城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他们继续刻字、毁容,也就无所顾忌了。圆明园之所以只保留遗址,不重修,未必是中国的财力有限,而是为了教育国人,那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耻辱写照,为的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同样,长城遭同胞(也有个别外国游客)的破坏,也该当成教材,留给后人一份真实。假如给长城“整容”了,倘若千余年后,考古学家发现长城骨子里遭到过破坏,会不会瞧不起今天的我们:看,我们的那代先人有多虚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