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在24小时内从第1720名升至第744名,一跃成为全球人气指数第二的国家级政府网站。海内外舆论反响热烈,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提高政务透明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华网1月2日)
中国人喜欢吉利,开张个新铺面,能赢得个开门红,无疑是最大的满足。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政府网正式“营业”的头一天,人气指数猛增,得到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好评,是个不错的好兆头。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普通公民,除了由衷的祝贺网站开通之外,对这个13亿中国人的网站,还有不少的期待。为此,对中国政府网如何完善自身,使之真正成为中国人民信赖、世界舆论称赞的国家级政府网站,进言如下:
其一,开设政府论坛,让普通公民能够真正参与进来。目前,中国政府网设置的栏目有“本网首页”、“今日中国”、“中国概况”、“国家机构”、“政府机构”、“法律法规”、“政务公开”、“政务互动”、“政府建设”、“工作动态”、“人事任免”、“新闻发布”、“网上服务”。现有的这些内容,对增加中央国家机关的透明度,不无帮助。美中不足的是,堂堂一个政府网站,居然没有一个“论坛”栏目,给网上公民一个指点江山的平台,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笔者以为,政府网不妨借鉴一下其他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的经验,开设“政府论坛”,给网民一个进去发言的机会。只要是守法的、建设性的建议,“政府论坛”应该持欢迎态度。通过这个论坛,不仅能给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囊帮助,还能使中央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民声。相反,没有“论坛”的互联网,显然要逊色许多。“政府论坛”可以不同于别的网站论坛,只要管理员尽责,相信“政府论坛”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其二,开展网上信访业务。中国政府网上有个“信访之窗”的网页,里面介绍了国家信访局的概况,以及信访的程序。虽然笔者没有需要上访的事情,不过,站在那些需要上访者的角度看,眼下这个“信访之窗”的实用价值有限。政府网不只是国家信访局的网站,而是所有国家机关的集体网站,如果在政府网上开展信访业务,减少了通过信访部门中转的繁琐手续,直接将反映的问题告知相关部委,有了这个“营业性窗口”,民间疾苦得以“特快专递方式”及时传递到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得到实惠的不止是上访的公民,同时更是中央国家机关,因为政府信誉借此可以得到更好的维护。
其三,想方设法为无法上网的贫困公民“联络”。中国有9亿农民,城市中尚有许多低收入者。这些民众中,买不起电脑、上不起网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政府网如何替这些人着想,无疑是一个很为现实的难题。让暂时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和中国政府网保持“联络”,是衡量政府网能够实至名归的标准之一。一句话,政府网别嫌贫爱富,忘了弱势群体!
中国政府网,期待你大有作为。
前一篇:都来学学马金凤的敬业精神
后一篇:与其矿工哭,何如矿主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