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被认为是个转折点,您对慈善的认识是否有转变?
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我放弃了分配给企业部分的股权,现在这部分财富成为万科公益基金的基本金。2004年,我参与发起了保护阿拉善沙漠生物多样化组织阿拉善SEE,这个公益组织是由近百位企业家组成,目前是中国大陆民间很具影响力的NGO之一。就企业家群体来说,做慈善的NGO还有中城联盟、华夏爱幼基金、友诚公益基金、中国企业家年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等等。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些组织都第一时间参加了捐款活动。但是,目前大陆上做慈善还不够成熟,捐款活动中盛行比捐、逼捐的心态,对企业家的慈善认定就是以捐钱的绝对数量作为衡量标准。汶川大地震捐款空前高涨,但效率和透明度遇到问题,显然,再发生自然灾害,捐款热情就会降低。中国捐赠总额占GDP的比重跟美国比已经很少了,在使用效率上更值得反思。万科在汶川地震后,捐款一亿人民币,运用企业的效率自己操作,在地震当年就完成了一座学校、一所医院,第二年完成了居民避难中心;引进日本的柔性防震技术建造。反观许多援建的医院学校到了2009年还迟迟不能完工。
2008年8月,我带领中国企业家考察团去美国考察了13家基金会,走访了老的基金会象洛克菲勒基金、福特基金,也拜会了新兴的NGO,象大自然保护(TNC)、绿色建筑协会等.很感慨:20年前去美国学习如何赚钱,20年之后学习如何花钱,哈哈~~~。中国的GNO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半官方的,一种是民间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由半官方来主导。民间慈善时间短、没经验、透明度和会计制度都不够,需要有成长的过程,需要接受国际化的培训。阿拉善同科罗拉多大学和中山大学合作,每年对中国的草根NGO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中国的民间慈善NGO缺钱,但更缺人才和管理经验。
4.中国政府对慈善还要做哪些努力?政府需要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直接参与,一方面提供更好的
环境来发展慈善?
这几年已经开放很多,现在民间慈善机构要注册也容易很多。只要让政府认为民间NGO是一股积极健康的力量就够了。在国外,NGO和政府是对立的,但是在中国,NGO和政府的关系不能是对立的,只能是合作、建设性的。民间NGO需要更加透明、更加规范,让更多的人把钱捐进去。
5.您在盖茨和巴菲特两种慈善模式中,会选择哪种方式?深圳作为特区,在慈善方面有什么特点?
深圳是中国最早市场经济特区,也是改革利益获得者。抱着感恩思想,深圳应该多承担些社会责任。实际上,深圳的慈善活动是走在最前面的,有三最多:义工最多,捐款最多,做慈善的企业家数量最多。
6.晚宴之后,大家是否在继续讨论此话题?将来打算如何做?
从2003年开始长期捐赠西藏盲童学校、2006年长期资助濒临灭绝动物白头叶猴的保护基地,到2008年开展城市垃圾分类推动、2009年资助幼儿心脏病的项目,去年一年就做了700例手术。我刚从台湾回来,此行专程参观了4所儿童医院,此前还考察过泰国国家儿童医院、柬埔寨慈善儿童医院,还计划去美国费城、波士顿考察儿童医院。万科公益基金规划为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大病医疗援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