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灰太郎围脖 回复@nicky1521:
上次汶川地震王总不是不但自己不捐,而且要求员工也不要捐吗?
王石:
轻信谣传假定你单纯, 传播谣言假定你事儿妈, 制造谣言假定你需心理辅导。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万科就捐出RMB200万元。万科不可能要求员工不捐款。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我新浪网上的《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为此,我在多处场合做了“无条件道歉”的声明,现在我仍是“无条件道歉”态度。
(注:汶川地震后第三天的帖子内容:
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人民币200万。
一些网友对这个数字很不以为然,大呼和万科形象不相称。什么形象呢?不少帖子举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不要显得寒酸、抠门。
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做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
地震翌日,通过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联络中城联盟、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欧美同学会、数字中国等六家企业家NGO组织开秘书长联席会议,形成了“拉住孩子的手”为主题的募捐行动,号召所在会员捐款,金额为5万、10万、20万三个数量级,捐赠的目标是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项资金对倒塌学校的重建和受创学生的治疗和心理辅导。万科第一个捐出20万,得到积极响应。许多会员企业在已经捐出款项之后,又认捐一份,现已筹集款项800万元,其中中城联盟300万、阿拉善300万、企业家俱乐部100万,及其他。秘书长联席会形成统一意见:对学校的重建和学童的支持将持续,而不是一次过;各协会的企业家不仅出钱,还要出精力、时间参与学校的重建和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至于我本人,主要的关注点在地震波及严重的成都万科小区的住宅耐震情况。
目前,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的工程专家会同清华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专家已抵达成都,在万科开发的住宅小区开展勘查工作。预计两个星期会出勘察结果。在完成万科小区的勘察之后,将协助有关部门对成都的建筑进行安全鉴定。对受地震波及的成都建筑进行安全鉴定是必要做的。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汶川、都江堰等震区的救人抢险告一段落,万科的专家组将进入这些地区对建筑物进行勘察,总结抗震结构的损坏程度,改进今后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小区业主的生命安全。
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