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飞东北方向,2个小时20分钟抵山西太原,经停一个小时,向南飞2个半小时抵广州;再驱车深圳。
《财富》:中国的绿色挑战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 2009 年经济增长为 8.5%,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分别萎缩 1.3% 和 0.7%。
从环境和社会角度,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其资源、环境和国家稳定也承受巨大的压力。统计数字并不乐观。中国有
13 亿人口,但赖以生存的土地面积小于美国。去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拥有全球 20% 的人口,但仅有世界
8% 的可再生淡水供给。中国一半的动植物可能在 21 世纪末灭绝。
可持续性或许是今后唯一的解决办法。
中国正承认上述挑战。2005年,上海投资281亿元人民币,即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用于环境保护项目,改善了水质和空气质量。在过去一年里,上海市政府还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即到
2010 年 10% 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到 2020 年 10%
的初级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中国的中央政府也在督促中国农民采用良好的环境做法,旨在到 2010 年使 5,000
万户家庭使用生物燃气。
亲近自然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对于消费产品,人们十分接受天然或传统中药概念,而对非天然防腐剂不太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城市消费者中十分流行表达对环境的担忧,购买不损害环境的产品,这甚至可能在迅速发展的中产阶级人群中成为新的地位象征。
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是世界上环境意识最强的——67%
的中国消费者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很严重,42% 的中国消费者最担心污染问题。而就这些担忧转变为购买决策而言,65%
的中国车主表示,自己的汽车对环境无害这一点十分重要,而世界人口中仅有 40% 的人持同样观点 。
考虑到中国消费者高度信任网络媒体,而且网络在消费者中越来越普及——中国被认为是全球最快采用移动网络的社会(IBM
2008 年),各品牌利用数字媒体的互动潜力增加透明度并让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做法,将具有商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