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大使馆文化处邀请,DEEP杂志社组织,土耳其文化之旅,其兴奋点在观赏脱普卡帕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瓷。同行中有两位鉴赏家M及Z先生。
飞行途中同M先生邻座。请教其对圆明园流失的兽首文物价值。M先生:“十二兽首是室外喷水池的喷水龙头,即使是兽首造型,放在室外的喷水龙头能有多大的艺术价值?有资料记载,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前,因水管锈蚀,喷水龙头已经失效;每个铜制兽首都很重,在当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是当时八国联军掠夺走还是其它方式流失还很难说。一个兽首拍卖到上亿人民币是瞎胡闹。当然,因为拍卖兽首事件引起关注有它积极意义:关注被烧毁的圆明园,记住那段历史,明白为何一个国家被列强欺凌的原因,不然的话,再多的文物要回来了,不过是点缀。古董鉴赏、收藏者也应该是文物古迹保护者。对圆明园文物的破坏,除了当年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国人自己吧。图眼前经济利益,多少古迹被城市的发展湮灭?有多少的文物,因为利益的驱使,往外流失?当大家为了这两个兽首群情汹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真的是那末在意自己的文化遗产吗?
……
抵伊斯坦布尔翌日参观了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全球藏品最多的皇宫博物馆之一。
托普卡帕宫藏品囊括13至20世纪初中国销往奥斯曼帝国兼中近东各伊斯兰国家的种种瓷器,故为该期历史与外销瓷发展史的重要佐证。内中弥足珍贵的是蒙元的早期青花瓷。
接待的V博士在介绍元青瓷时反复强调:“老皇宫的馆藏元青瓷是当时奥斯曼皇帝从中国购买的。 ”
有购买的记录吗?
M笑笑解释:“中国网民要求法国政府把铜兽首还给中国,大概是土耳其也担心中国网民有类似的要求,强调是从中国购买的,而不是抢掠的……”
托普卡帕宫所藏中国瓷器之宏富,在中国境外同类收藏中首屈一指。宫藏的青瓷,多产自元(1279-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时期的龙泉和景德镇。器型以大碗大盘为主,乃应伊斯兰国家围坐共食的习俗之需。有些瓷器经过奥斯曼宝石匠和金属匠的加工改造。
1354件14至15世纪的青瓷、40件元青花及54件明早期青花是宫藏至宝。元和明早期青花无论产地,皆为奥斯曼苏丹的御用之器。青瓷和青花瓷常见于波斯和奥斯曼的细密画――舶自中国,抑系埃及、伊朗或奥斯曼土耳其仿品,辄殊难断言。中国瓷器曩分存托普卡帕宫各庑,现毕陈第二庭院的昔时御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