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住哪里?”小仲问。
“不是××宾馆吗?”
“成都每天都有余震,一晃动,居民都纷纷跑到户外躲避。还是换家宾馆吧。”
“不用,还是××宾馆。”
安排在19层。
凌晨,被余震晃醒,没理会,继续睡……
人口密集的成都距震中汶川仅90公里的距离,受5.12大地震的波及之小,颇令人意外。
地质专家如是说:“汶川处在龙门山地震带,近一万年以来一直非常活跃。成都平原恰好避开了笼罩在川西山地东缘南北走向的这条地震带。地震记载,成都周边偶尔有3级以下的小震,但从未发生过大的地震灾害。”
这次成都受到的波及超过3级,为什么建筑受破坏的程度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呢?
张先生是位工程结构专家,他的看法:“3000年前,成都所处的川西平原还是一片沼泽地。当时生活这一带的部落号为鱼凫氏,说明那时代的部落还生活在水泽中。地质上,成都地下多为砂卵石、地层软、富含水。也就是说,成都的地层象块大海绵,有消解地震冲击波的能力……”
啊,说成都是块“福地”不是没有道理的。
成都这座处于地震前沿的大都市理所当然成为赈灾保障的人员物资集散地。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