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就美在不善上(空中阅读60)

(2008-05-07 17:53:58)
标签:

杂谈

    羽田机场,全日空早班机飞上海。

    起飞不久入睡。

     一个小时后醒来,座位恢复正常位置。

    空姐询问:“吃饭吗?”

   “抵上海几点?”

   “东京时间12:30,北京时间11:30。”

   “哦,到上海再吃了。”

    舷窗外无垠云海……

    阅读韦伯《入世修行》(天津人民出版社): 06:“神圣就神圣在不美上”篇:

    原文:一事物虽然不美,但却可以是神圣的,还不仅如此,神圣就神圣在不美上。(《以赛亚》第53章和《诗篇》第22篇中)一事物虽然不善,但可以是美的,美就美在不善上,尼采使我们再度知道了这个道理。尼采之间,诸位还可以从《恶之花》中找到这个道理的铺陈:一事物虽然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是真的,还不仅仅如此,真就真在不美、不神圣、不善上,这是一个日常的真理。

    感想:言简意赅。

    佛教宣扬来世,现世要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其核心为和平主义的非暴力伦理道德。

    这种看似体现大善的说教,按照韦伯的观点,从精神角度看,是一种丧失尊严的伦理。你必须在“和平主义的宗教尊严”和“和抵抗恶性,不然你要代它受过”的伦理之间做出选择。这两种尊严只有选择其一。

     恶之为花,其色艳而冷,其香浓而远,其态俏而诡,其格高而幽。它绽开在地狱的边缘。波德莱尔于1857年创作的《恶之花》被指控为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围攻。与传统认为大自然和人性中充满和谐、优美的观点相反,波德莱尔主张“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可厌恶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美德是人为的,善也是人为的;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的中心一样。他认为应该写丑,从中“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