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报准确,预警差一步(面对巨灾之四)

(2008-02-05 00:05:40)
标签:

杂谈

    22:30晚班机。

    询问机场答复:正点。

    提前一个小时抵机场。23点还在候机室。广播通知:0:20飞机才能抵达。“航班会取消吗?”照样飞。心算:飞过去要凌晨03点了。夜航的飞行员辛苦啦!

    耐心等候,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气象经济学测不准定律?

    早在1月10日,中央气象台就发布了此次雪灾的第一个预报:"受来自贝加尔湖地区一股东移南下的较强冷空气的影响, 1月10日夜间起,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明显降温。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1月10~13日,华北南部、陕西南部、汉水中上游地区、黄淮、江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第一个天气预警信号是1月12日发出的——当天早晨6点,中央气象台发布灾害天气预报,同一日,武汉、山东、海南、广西、安徽等省气象台纷纷发布预警信号。 但是,在气象部门发出预报预警信号之后,针对各个行业的专门预警报告却缺失了。
     比如,冻雨、低温天气预警发出后,并没有针对电力部门的专门预警信号。从预报到预警,就是差了这一步。
     为何差这步?
     专家认为:一个原因是十多年来没有遇到这么复杂的天气情况,没有预计到高压线路会结冰倒塌,没有预计到铁路也会结冰,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因此,没有能够给出预警。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气象经济学上的测不准规律:在气象经济学上,每一分投入,能有多少产出;一旦预报不准,又会带来多少损失,至今是一个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气候异常指数对经济的影响难以量化,比如说,温度、湿度、气压等不同的数值,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占比值是多少,这是至今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不同的产业影响又有静态损失,动态减少损失以及增加效益等不同情况,具体难以确定。"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