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山路途停车休息。
路边果摊购买榴莲,遇到新婚的华人伉俪。
“你们来自中国大陆吗?欢迎到婆罗洲沙巴旅游!”健壮憨实的新郎主动搭讪。
“可以照像吗?”
没待新郎回答,披白色婚纱的靓丽新娘已摆普士,桃花春色。
新郎笑吟吟:“可以、可以。”
看肤色,似是移居此地几代的了,同建立“兰芳共和国”的移民华人有血缘关系吗?
“祖上来自大陆哪里?”
“广东梅县。”
“石扇堡人吗?”
“哎呀,那就不知道了。”
在美国独立的同一时期,华人曾在加里曼丹岛西部建立了一个共和体制国家。
罗芳伯,广东梅县石扇堡人,自幼胸怀大志,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是个文武全才。1772年,带领一批客家青年漂洋过海,到达婆罗洲西部的坤甸。他的到来改变了婆罗洲的历史。
最初,罗芳伯以教书为生,继而开采黄金积累了财富。当时,岛上社会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横行、海盗称霸,土著首领束手无策。罗芳伯团结华人,联合土著,平定了土匪海盗。
平定叛乱后,又有二十多万当地人主动归附。1777年,“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建立,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
当时华人在东南亚建立的国家并不是只有兰芳共和国一个除了兰芳外,还有其他十余个华人国家。兰芳的历史之所以引起后人兴趣,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国之一。
建国初期,罗芳伯就派人回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但遭清皇拒绝,未遂愿。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罗芳伯想要归顺清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想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殖民印尼的荷兰入侵者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罗芳伯向清朝称藩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清政府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这一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荷兰人担心对兰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对,停止了对兰芳的骚扰。
随着清朝政府走向了衰败,趁着1884年中法战争之机,荷兰人入侵并消灭了兰芳共和国。
如今,兰芳共和国的遗民都在做什么呢?
假如,兰芳共和合国被大清帝国接纳;再假如,兰芳化为中国的版图,这里就相当于美国的夏威夷,远离本土度假的好位置,且处东南亚战略要冲,盛产石油。只是假如,请不要当真。
榴莲飘香。
“来,尝尝水果之王-榴莲,还有水果之后-山竺。”
“还一起吃啊。”
“先吃榴莲,热性的;再吃山竺,凉性的,调和了不上火。”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