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的××地区持续晴天,徐缓东南风。
飞滑翔伞、滑翔机的黄金季节。
下午3:25起飞,牵引爬升到600米脱钩,滑翔机平稳向东滑翔。140公里/小时下降到
90公里/小时,左转180度返回机场上空。
李教官:“把握好天际线,稳定速度。放手了,你自己操作。向西飞,追哪朵云去,速度可快一些。”
绿色大地蒙上一层霾,灰蒙蒙的。
迎着阳光滑翔,速度保持90公里/小时。
稀薄的云气上升。
机身颠了一下,气流表晃动,从负2米/秒缓慢上升到0.5、1米/秒、2米/妙。
李教官:“进入气流,推杆、蹬舵,哎,动作不够大。对,回杆、回舵。杆要拉住,机头保持向上的姿态。”
飞机盘旋上升,3米/秒、4米.秒……
李教官:“这就是气流的中心位置。杆顶住,不要让气流给顶出去。我来操作。”
高度表从600米向上滑动700米、800米……
气流表逐渐从4米.秒下降3米.秒、2米.秒、1米.秒、0.5米.秒。
李教官:“这股气流没有了。继续往西飞,热电厂上面那块云气流会和强。来,你操作。”
一大块云朵,大地形成投影。
“李教官,你看那云的投影象不象中国地图?”
飞机一个抖动,被抬升,气流表针晃动,3~米/秒。
一个大坡度转角,滑翔机昂着头急速上升。
以坐舱为轴心,大地在旋转,一圈、两圈、三圈……
高度表上升到2000米、2100米、2200米……
头顶的云层在迅速移动。
李教官:“咱们钻不钻进云层?里面气流会很颠簸,能见度很低。“
“钻!”
滑翔机继续上盘,云层里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处于盲飞状态。
突然眼睛被强光晃照,阳光照射舱盖,滑翔机已提升到云层的上边。
嗨,够刺激!
教官:“今天的科目:进入失速改出、进入螺旋改出、侧滑。有高度,先飞到到城市上空转一圈。你操作。”
……
学习笔记(3)
滑翔机在热力上升气流中翱翔。
热力上升气流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的大地表面被阳光照射后受热程度不同,使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不同产生温差,温度较高的空气团密度变小,缓慢上升;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团,逐渐下降,产生了空气的垂直运动,通常在积云下和积云中都可以顺利地找到上升气流区。这种上升气流的垂直运动速度,一般每秒钟可达3~5米,有时可达10米左右。
滑翔飞行的高度纪录,大多是利用波状上升气流创造出来的。波状上升气流出现在山脉脊顶有强风的地方。荚状云的出现,是产生波状上升气流的象征。波状上升气流延伸至高空,直到同温层(距地面12000米以上)的下界面,它的上升速度常常超过10米/秒。滑翔机驾驶员利用这种波状上升气流,可以驾驶滑翔机飞到万米以上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