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应全球变暖在中国(网上阅读笔记之三)

(2007-06-13 15:51:49)
 今年G8峰会的关注焦点是气候变化问题,德国和英国,热衰于采用更为强硬的方法以应对气候变化,而美国则倾向于更为温和的途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也参加了G8峰会,加入全球变暖问题的讨论。

    2006年中国的能源强度仅降低了1.2%,远低于上年均4%的降幅目标。在1990至2005年,中国的能源强度每年降幅均大于4%,然而,飞速发展的经济,即使达到了其能源强度降低的目标,其排放量仍持续增加。

    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全球变暖问题不愿采取任何措施的国家拿中国说事儿,"如果我们做出的减排努力被中国巨大且仍在增长的污染阴云所遮蔽的话,那么我们的努力还有何意义?"

    中国公布的消减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显示:至2010年中国电力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10%的大部分将来自水力发电。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五大风能利用国,也是最大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加热水的国家。

    更多的核能利用也有助于中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政府正在建设四个新核反应堆。

   中国燃料利用率的标准比其它国家更为严格。在中国,汽车每一百公里耗油量为6.9升(每加仑34英里),而美国则为9.8升。明年中国会将这一标准提高到6.5升——即使在其最具雄心的减排计划里,美国达到这一水平也需要10年时间。

   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国铁路网、城市地铁、轻轨,不鼓励私人小汽车,才是国策。这方面日本有成功的经验;各个交通系统的连接、换乘,瑞士的做法值得借鉴。7月的瑞士之行,按照w的要求,瑞士旅游局将安排访问设在伯尔尼的国家交通控制中心。

    

    中国现在每年将多排放3.3亿吨二氧化碳——目前排放量的5%。

    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的植树造林吸收了50亿吨二氧化碳——略低于中国目前的年均排放量。

所有这些努力能实现其能源强度(能源消耗与经济产出之比)在2005至2010年间降低20%的目标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