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10公里、15公里,双脚疼痛难忍。
真想停下歇歇,开始机械的数数:1、2、3、、4、5、6、7、8……301、302、303……
大口呼吸,增加获氧量,脑袋有些迟钝,回想起登珠峰顶之前的状态:顶峰就在眼前,你知道你一定能登顶,但就是走不到,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
远远瞅见三辆吉普车,设在余纯顺墓地一侧的给养站。
选择了一辆靠近的吉普车,甩掉背囊,钻进车底盘,平躺下来喘粗气,只有躲到这里才能躲开那强烈的日光。
“中午吃点什么?”队医兼大厨的S俯身询问。
摆摆手:“库尔勒梨啥都有了。”
“库尔勒梨没有了,要不苹果?”
“有水就行了。”
车底盘下面休息了15分钟,爬出来,背上行囊,约上摄影师老杨、向导老段,凭吊墓园,祭奠余壮士。
墓地选在土坎上,没有围墙,也可以说,罗布泊就是围墙吧。
一块长石板,横在眼前,上面书写:勇士余纯顺永垂不朽!
长石板的后面的轴线上竖着一块红色毛边红色花岗岩石碑,正中位置嵌着余纯顺浮雕头像,行者散乱的头发,一双倔强的眼神望着东方,那是家乡——上海的方向;石碑基座的左侧摆着一双铜塑徒步鞋——壮士行走8万余里的象征啊。
石碑往西二十米距离的轴线上立着一块五十厘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一首悼念诗,内容揉杂了亲友情的思念和阴阳界两相隔的无奈,感人肺腑。
轴线上再往西三十米才是余壮士的墓地,两米多高的石碑上墓志铭:
壮士余纯顺,1952年生于上海普通工人家庭。早年生活困顿,但志存高达,有这世孑立之貌……于1988年夏月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八年同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胜山涉水, 叩访对个少数氏族聚居地,行程八万余车里,又创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技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成高原的记录。成名震寰宇为众人景仰、民族之精神。从此位入新的内容。1999年6月在征服死亡之得罗布泊时不幸遇难,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英年早逝,时值46岁……余纯顺君.浪迹天涯兮,风雨八载。中华社士兮,一去不返。天地孤身兮,连年奔走。斯人已近兮,壮志长存(节选)。
壮士啊,中断的是旅程,不朽的是精神。
献上鲜艳的红花、白酒,点燃一束香;鞭炮在静默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