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315国道东北行驶,平整的柏油路面,车辆稀少。
70公里处竖着一块“36团场”指示牌,下便道,烟尘滚滚中颠簸行驶,过了设置路障的检查口,就到了米兰古城遗址。上世纪初,斯坦因曾到这里考古,在一座土坯佛塔回廊内壁发现了一组有翼天使壁画像,轰动了欧洲文化界,米兰古城也因而出名。
站在一座佛塔遗址前,摄影家老杨介绍:“当年法显、宋云、惠生、玄奘等高僧在西去天竺或东归故国的途中都曾在这里拜佛讲法……”在巴洲旅游局工作的杨洪是位多次深入罗布泊腹地的摄影家,这次穿越活动的向导之一。
“玄奘是东归时来到这的吧。”
“哎呦,那就说不清楚了。据考证,这里寺庙的建筑高约6米、分上下两层,四周还有高院墙;两座寺院相对,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米兰古城遗址主要由东大寺和西大寺和古戌堡三部分组成。专家还发现了汉代的水利工程和屯田遗址,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灌溉渠系纵横,屯田规模有3000公顷……”自豪之感溢于言表。
乘车两公里抵古堡遗址,其模样依稀可辨。
古堡建在高坡上,顺塌陷的城墙爬到城垣最高点鸟瞰,一座呈不规则方形的城堡,面积约5000平方米,城墙用黄土、柳枝、麦秸相间夯筑,相当结实;房屋只残留下屋基,积满流沙;遗址中陶片遍地;森森白骨。
“是古人骨吗?喂,老汪,取一块带回去做DNA化验就知道了。”同行的老汪和王俊是基因科学家。
“呵呵,人骨就不是了,”老杨接过话茬,“游人来多了,人骨早被捡光了,剩下的是动物骨,这里废弃后成为牧人的羊圈,你仔细看会发现院内有许多羊的粪便;10年前到这里,遍地都是碎玉的石料,呵呵,都被捡光了。这里是吐蕃时代修建的的一座军事堡垒,出土了大量吐蕃文木简及兵器、漆皮甲片、粮食及毛、丝织物;在古堡东南2公里处还发现了汉代居住遗址……”
捡了一块干爽的白骨,是牲畜还是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