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度已升到35度(青苹果之四)

(2007-05-01 23:27:13)

    人在乌市,思绪仍萦绕在雪域高原的盲童学校,将进入罗布泊亦令人兴奋,不能寐。
    晨出发,同行有两位人类基因科学家、一名分子生物博士生、乌市的几位朋友,还有山友于老板,加上进沙漠的装备,三辆吉普车塞得满腾腾的。

    天穹灰蒙蒙,穿过地窝铺,扑面发电风车矩阵(也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站),过盐湖、大阪城,翻越天山,气温逐渐升高,衣服一件一件脱下,温度已升到35度,口袋里的青苹果热乎乎的,握在手里似刚煮熟的鸡蛋。

    沿塔克拉马干沙漠东线疾驰,荒凉戈壁、荡漾芦苇荡、披上绿色胡杨林、青绿灰黄湿地、一弘湖水、沙漠景色不断变换,其色彩丰富令人赞叹!

    行驶900公里,晚19点抵沙漠边缘县城--若羌,躲在一层薄纱后面的西斜太阳没有落下去的意思,纬度上,这里较北京时间滞后两小时。 

    若羌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被库木塔格沙漠,库鲁克沙漠,塔克拉玛干三大沙漠所包围,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仅17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常常是终年无雨,是中国最干旱的县城。

    在有史可考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楼兰、海头、圩泥、尼雅、安迪尔古城在黑风暴和沙尘暴威逼下退却,消亡了。唯独若羌仍然顽强生存着,对于后人不免称奇!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这里曾是野骆驼、野鸭子、黄羊的天堂。由于近半个多世纪的上游大量截流分水,上世纪70年代罗布泊干枯,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干枯的不只是一个罗布泊。比如,内蒙古西部的居延海、新疆准葛尔盆地的玛纳斯湖、塔里木盆地的台特马湖都是近半个世纪内干枯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口激增、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所致。 
    明天驱车100公里就要徒步穿越已经干枯的罗布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