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5日,万科第一栋“中低收入住宅”项目在广东佛山举行奠基仪式。
设计创意来自中国客家“围屋”围合理念,设计标准廉租而不廉价标准,第一栋300套,每套三个小隔间,解决1800人居住,预计2008年4月交付使用。
发布会上,记者问:“廉租屋的对象是谁?如何甄别?”
王石:“收入在800~1600元/月的城市三产人员,身份不难辨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围屋’原型确定了,技术、工程的问题不难解决。讨论方案时,物业管理费颇费踌躇,既然是廉租屋,物业管理就不能高,但经过两轮讨论,降到0.9~0.7元/每平方米就再也降不下去了,因为保安、清洁,得有最基本的人员配置,这些人的工资需从物业管理费中来。
再三讨论,改换思路,确定物业管理费为零。如何做到呢?那就是采取租户“自管互助”原则,居住者除了划出自己的“责任田”外,还轮流负责大厦的安全和清洁,将职业保安人员和清洁工人数降到了最低点。另一方面,大厦一层用于商业出租的收入,也可拿来补贴物业管理费……”
记者又问:“‘自管互助’提法很新颖,让低收入群体居住自己管理自己,行得通吗?”
王石:“虽然还没有实证,但我认为是行得通的。做了两年阿拉善公益活动,重点就是组织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的社区建设,其中心工作就是制定农牧民居住点的村规民约来保护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两年来的进展得很顺利。农牧民能做到,相信城市里的打工仔、打工妹也能做到……”
注:2005年7月,万科首次全国征集“适合中低收入阶层居住方案”大奖赛;
2005年8月,万科在上海投标获得用于经济适用房的地块;
2005年10月,老王带一批建筑师到福建考察客家围屋;
2006年初,万科提出“引领创新、企业公民”的口号;
2006年初,万科倡议:发展商尽企业公民责任,关心中低收入居住问题;
2006年初,万科明确介入中低收入住宅开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