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亮,继续往下看,前十名依次为:深圳、青岛、杭州、宁波、无锡、烟台、苏州、东莞、大连。咦,怎么没有第四城-成都?
再往下看11~20名单:桂林、珠海、厦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中山、佛山、绍兴。奇了怪了,还是没有成都!成都排在第几位呢?第21位。
连忙看评比的标准,专家分别对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进行探索性的描述,进而形成了整体评价结果。
什么是客观呢?可量化的生活设施,服务项目。
主观呢?居住者对所在城市的主观看法。
啊,是这样。
按客观评价标准,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成都无法和排在第一位的深圳竞争,但按居民主观对城市的感觉,成都却是有一拼的。生活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居民的幸福指数。不丹是喜马拉雅山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穷国,但国民却安居乐业,国际评价的幸福指数很高。印象中,国内也有个类似幸福指数的评价,杭州是排在第一位,成都的名次也很靠前,偏于一隅的以云南丽江也排前列。为什么以时尚、悠闲、其乐融融的成都在生活质量的排列上竟进不了前20名呢?
有品位的发展商喜欢引用海德格尔的“诗意的居住环境”,如何诗意,首先要居住环境的人身安全吧。就我的主观经验,深更半夜,一个大佬爷们,在苏州、杭州、上海、成都的街上敢独自一人行走,而在深圳、广州,除非醉酒,哪个有胆单人行?青岛、宁波、无锡的夜晚如何,没有生活经验不敢评论。
再有,嗨,不管怎么说,老王是深圳居民,应该为深圳的综合第一名高兴才是,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