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或称土楼)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
围屋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福建闽西、广东粤东山区。尤以奇特的圆形围屋更富于客家传统色彩,震憾人心。
圆形围屋就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圆型楼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厨房、餐厅,二层仓库,三、四层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围屋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