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科考站随想
终于站在地球最南端——南极点上,料想已久的激动和喜悦被漫天的雪粒和狂风摧残着。
即便如此,队员们情绪依然异常高涨,带着疲倦的兴奋,大家一起庆祝人生的旅程又到达了一个新的起点。
五星红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崇左基地旗帜……一面一面地展开来,接着依次排开、拍照,然后四处走走,尽情感受这极地的暴风与万年玄冰。
1957年,美国在这里建起了庞大的阿蒙森-斯科特科学考察站。名字命名的由来分别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罗阿德·阿蒙森和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罗伯特·弗肯·斯科特。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地点出发,于1911年12月先后达了南极点。其中阿蒙森成功抵达极点后,又顺利地返回。而斯科特则在抵达南极点返航的路程中,遭遇极为恶劣的气候环境,在距离下一个补给站仅有17公里的地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献出了生命。
现在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已经搬迁到了一个簇新的建筑里,老的建筑则可供探险者逗留。
新站的建筑显得非常气派、豪华,乍一看,还以为是美国的一座小城镇搬到了这里,这一点跟北极的宁静是极不相同。在其旁边,还有仍在进行中的工地,看得出美国人在上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环境与能源危机日益盛行的今天,这种做派未免有些夸张。由此可见,提倡生态、环保不仅仅是公民个体的事情,也应该是国家机构、国际组织的事情。美国作为经济大国,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上理应有起到表率作用,但是从斯科特考察站来看,美国做得显然有失分寸。
当然,美国企业在环保、赈灾、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他们在履行企业公民职责时,一直领先于世界,并将逐渐引领一种趋势和潮流。
顺应这种趋势,明年,万科也将自己的主题年确定为“变革先锋·企业公民”,便是在跨越了企业利润、管理阶段之后,向社会责任阶段的逐渐过渡和转型,在这一点上,万科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国的企业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