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石
王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63
  • 关注人气:264,6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章:红与黑】之三:烟尘滚滚的深圳特区

(2006-01-25 11:33:46)

    1983年5月7日,我乘广深铁路抵达深圳。

  来深圳之前,我已经打定主意,到深圳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公司—深圳市特区发展公司(简称特发)谋求发展。

  但我做什么呢?心里没一点数。

   凡事总要先从了解和熟悉情况开始。在走访了深圳的几家进出口公司后,我发现深圳最畅销的进口产品竟然是台湾产的折叠伞和日本制造的味之素(味精),只要弄上几千打折叠伞或半吨味精的批文,就有需求方将钱打过来,这么做,转手赚几万、十几万块钱没有问题。但我既没有选择做折叠伞,也没有跟风去申请味精批文。我想,现在申请批文、订货,待交货时,说不定市场已过剩,供过于求。

  一天,乘小巴去蛇口。从深南路拐进蛇口的丁字路口,望见路北一侧耸立着几个高大的白铁皮金属罐。在蛇口码头边也见到三座类似的金属罐。我好奇地向周围的人打听,得知是饲料厂的玉米储藏仓。位于丁字路口的是泰国正大集团、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与深圳养鸡公司合资的饲料生产企业—正大康地;依托蛇口码头的饲料厂是新加坡远东集团投资的面粉加工以及饲料厂—蛇口远东金钱面粉饲料企业。

  “玉米?广东不生产玉米啊,这些玉米哪来的?”

  “从香港。”

  “香港也不产玉米啊?”

  再问,得知这些玉米来自美国、泰国和中国东北。

  “为什么厂家不直接从东北采购?”我带着疑问找到正大康地。接待我的是卢达民先生,个子高高的,戴副眼镜,说话不紧不慢,潮州口音:“公司也想从东北直接采购,以降低原料成本,只是解决不了运输。”

  “我解决运输工具,铁路、海运都没问题,组织来的玉米你们要吗?”

  “要!马上就可以签合同!厂里正在试运转,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70%的成分就是玉米,平均每个月的需求量在1.7万吨左右。”

  乖乖,这一开始就是大生意!“正大康地能先开L/C(信用证)吗?”我小心翼翼地问。只要正大康地肯给卖方开信用证,我就可以背书开给真正的卖方,“空手套白狼”了。

  “签合同之后就开出去。”卢先生应承得很爽快。

  “付的是外汇吗?”

  “对我们来讲,付外汇、人民币都一样。”

  “货是外贸部门提供,我要求付外汇。”

  “OK。”

  我并不清楚东北到深圳的运输情况,但在巨大生意机会的驱动下,我必须硬着头皮往前闯。

  首先,我找到赤湾码头询问航线情况。码头经理告诉我,刚建成的赤湾港目前只有从北欧进口的散装化肥货源,还没有开通各地的航线。

  “能接受多大载重的货轮?”

  “万吨轮没有问题。”

  然后,我找到广州远洋公司询问有无开通大连—赤湾航线的可能。

  回答是:近海的航线归广州海运局。

  探听到广州海运局总部设在沙面,我再次联系。

  海运局回答:只要有货源,随时开通。

  “每月至少两万吨的运输量。”我神气起来,胸有成竹:正大康地、远东金钱各一万吨。

  玉米生意就这样开始了。

  经陆总批准,成立了饲料贸易组,独立于贸易一科,王石任组长,独立核算。

  现在的问题是要雇请个帮手了。

  我想到了招待所楼下那座无线电器件装配车间,每天上下楼都会闻到一股硫酸味。找到监工,试探其能否推荐一名打工仔。瘦瘦的监工扭头冲着一个正端着喷灯,呼呼呼,吹化着锡条的工人,“就他行吗?”看那模样又瘦又小,像个童工,我压制着心中的不满,嘴上却回答:“行!”

  “多大年纪了?”我问。

  “18岁。”就这样,邓奕权成为我聘请的第一位员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