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观察:排队买理财咋让人怨气少些

(2015-07-02 07:37:00)
标签:

股票

财经

记者观察:排队买理财咋让人怨气少些
   刘英潮
   央行年内三次降息,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分外抢手。但是争购理财中,顾客屡屡诟病一些银行等候时间过长。
  据媒体报道市消协发布的2014年天津市银行业消费评议报告显示,超五成消费者认为银行排队等候时间长,应该增开服务窗口提高效率。可是近日笔者在很多银行基层网点看到,只有一、两个窗口对外销售理财产品,这边是全国联网“秒杀”抢购有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额度,那边是银行人员按照流程指导人们填各种表格进行风险测评。有的客户经理在不知道产品销售进度的情况下,盲目指导客户排队填单购买,导致很多单证需要重新填写审核,让后面排队的顾客抱怨声不断。而银行人员两手一摊说:这是规定的流程,我们无可奈何。
  深究银行的这种“无奈”,其实是一种缺少竞争、缺少优质服务意识的懈怠。银监会规定了“风险匹配原则”,即销售理财产品前,银行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以此对投资者风险承受等级进行划分,不同风险级别的产品,只能销售给对应评级以上的投资者。这项规定是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银行一定要以客户为中心,有提升服务的意识,对流程进行充分梳理和优化。银行在关注风险管理的同时,应针对业务高峰期时段作业压力大的问题重新设计预审预约与现场派工的流程。银行在流程上下功夫,例如低柜服务帮助人们集中进行风险测评,留出窗口节省人们现金办理业务的时间。银行甚至可以在高收益理财产品上市期间提前开门,帮助人们办好购买前的各项准备手续,只等在柜台和网银上争购产品。在顾客心中,这样的银行人员是有力的“同盟”,帮自己力拼其他争购者,而不是处处卡自己的硬邦邦的流程“代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