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拐点”在哪里?

(2007-12-13 09:08:19)
标签:

房产/置业

 楼市“拐点”在哪里?
本报记者 刘英潮
年底临近,部分城市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以及价格跳水等现象,使得有关楼市“拐点”的话题争论得异常热闹。加上本市近期楼市的走势也分外令各方注目。许多买房人想弄明白:这个看不到、摸不到的“拐点”在哪里呢?
(小标一)买房 "夹心层"最担忧
采访中,有多次购房经验的一些高收入买房人乐观地表示相信自己的购房决策,不会轻易相信一些宏观预测。而一些准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市民则表示对楼市拐点不太关心,因为毕竟他们的房子是政府定价的,不受商品房价格变化影响。
采访中最关注楼市“拐点”的实际上是既没有资格购买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又难以承受房价与自身收入拉大的普通工薪阶层,也就是市场上人数占多的“夹心层”。他们的比较代表性心态是焦急和困惑,有时会像被套股民期盼大盘立即会涨一样,聊房时总少不了一句:这房价什么时候会落呀?在网上论坛中,抒发“郁闷心得”最多的也是他们。
市民周先生日前陪朋友去一些举办促销活动的售楼处转了转,令他失望的是,不仅特惠房源数量很有限,而且这些房子的几个点的优惠幅度也没让他感到房价整体降下来多少。他困惑地反问记者:听说最近商品房市场出现拐点了,怎么现在开发商还这么“牛”呢?和周先生一样辗转在许多售楼处的买房人也有同样的失落。
(小标二)开发商视楼市拐点争论为老生常谈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其实本市有关“拐点”的争论一直就未断。所谓商品房量价齐跌的“拐点”只是部分人士的预期,而许多开发商视其为老生常谈,根本就没把“拐点”当成大事。究其原因,许多房地产销售人士认为从大形势上看主要是近几年调控房地产的新政不断出台,但是宏观调控只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房价仍稳步上涨。特别在地价不断上涨后,人们对房价上涨的担心预期进一步刺激了买房需求。即便没有大量外来炒房者的涌入,本市庞大的自住需求人群就撑起了市场。从微观看,开发商年底为回笼资金会采取一些优惠促销措施,这时往往给买房人一种“拐点”错觉,但是转年春节后,项目的“操盘员”又会“技巧性”拉升房价。等待“拐点”的买房人根本目前无法判断这个项目的真正“拐点”在哪里。
(小标三)专家建议“夹心层”要理性判断大势
天津社科院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卢卫教授指出,从经济发展规律看,没有价格只涨不落的市场。北京、上海、深圳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加上海内外炒房者集中投资这些区域,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本身就孕育着大幅震荡波动的风险。相比之下,天津房价近年来虽不断走高,但近日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本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涨幅低于全国40个大城市平均水平,楼市发展还是相当稳健的。而且对一个千万人口大城市而言,本市每年的新建商品房成交量仅1000万平方米左右,二手房成交量仅为600-800万平方米,市场应该还有很大的潜力。加上本市还有国家开发滨海新区的鼓励政策,天津经济发展前景被各方看好,房地产市场不会轻易出现“拐点”。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政府部门推出大量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对拉低市场商品房均价作用不明显,“夹心层”的住房需求目前当前需要得更多正面的积极引导。例如加速环外新城的交通配套和商业配套建设,降低人们生活成本;积极推动二手房交易,加大市内小户型二手房的上市量,特别是推动很多企业产房屋上市交易。对开发商的捂盘拉价行为,管理部门要有更多的监管措施。总之,如果各种"合力"让广大工薪阶层的住房供给得到大幅度提高,楼市的宏观调控效果会更突出,人们也就不必再对拐点争论不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