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锤卖肉

(2009-07-03 23:59:30)
标签:

油锤

架子

砍刀

袖头

秤钩

休闲

分类: 其他

油锤是我老家镇上一个农民,在集市上开了一个肉架子。油锤名气很大,十里八村的老乡都知道他,他的肉架子前总是挤着很多人。油锤很讲卫生,总是穿一身中山装,虽然油腻腻的,但是不忘在袖子上套一个袖头,虽然已经看不出什么颜色了。问题是,别人没套他套。

要说卖肉,也没什么稀奇的,城里人吃肉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我们老家,除了过年,农民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农民说“改善改善生活”,多半是指吃一次肉。既然肉好吃,当然也就记得卖肉人。我就是小时候知道油锤的。

前些日子回家看望生病的奶奶,父亲见一大家子人把小院都挤满了,一高兴,就说“明天包饺子吃”,于是,我就有了一个任务,去镇上赶集买肉。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就往镇上奔,父亲不忘在后面叮嘱:“买油锤的肉,他的好!”

一路上顶着初冬萧索的寒风,回想着油锤的模样,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小镇。

小镇没什么变化,还是那几分破落。我来得有点早,集上还没上几个人。肉架子也有四、五个,只是看一眼那菜(我们那称肉为“菜”)的颜色,扭头就走——那肉没法吃,白白的,前一天卖剩下的。我知道那不是油锤的肉,油锤不卖那种肉。

正顺着大街一路往前走,猛听见前头有人高喊:“来5块钱的,要肥点的!”抬头一望,在大街与小巷的交叉口,一个肉架子露出一角,上面两扇鲜亮整壮的猪肉在晨风中一闪一闪的,那鲜红的猪肉,看一眼就让人流口水。

啊,我突然回想起来,这就是油锤的肉架子!5年前就在这,到现在都没挪窝。

掂着大砍刀的小伙计在肉架子跟前和每一个围着的人打招呼。

我赶忙钻进围着的人里,入乡随俗地指着一扇肉:“要这个”。

“来多少?”

10块钱的吧”,我说。

小伙计手脚麻利,一刀劈下去,一条五花肉已经挂在了秤钩子上,还没等我拿眼看,肉已经扔进了我手里的竹篮,“1544毛不要了,15块!”

“有点多了,吃不了这么多。”我有点象自言自语。

小伙计上下打量了我一眼,“不多不多,你这在外面做大生意的,这点肉不多。”

我有点无奈,也不好说什么。正要付钱走人,旁边冒出一个披破棉袄的老头,劈手夺过小伙计手里的砍刀,一边含混不清地骂着“你个兔崽子,就是不长记性”,一边手起刀落,将一块约摸34两重的精瘦肉扔进我的篮子里,“送的”,老头对我说,“吃肉只管来!”

我这才看清老头就是油锤,他好像一下子从哪里冒出似的。几年不见,油锤已经老了不少,只是精神没怎么变。我赶忙说“谢谢谢谢”,觉着乡里人就是比城里人实在。

于是,我免不了装作很熟悉的样子和他寒暄几句,他一直说着“老了,不中用了”的话。

回到家,父亲看了我买的肉,一手掂着大块,一肉搦着小块,笑了笑:“一看就是油锤的肉。”我找来秤一称,嗬,连买带送刚刚够数。

这就是油锤的生意经。但是,人们还是乐意往他的肉架子跟前挤,你说怪不。其实,这其中的奥妙就在这一添之间,一添给他添来了生意,也给他添来了口碑。别人卖肉都是秤高了往下减,他是秤低了往上添。这一减一添之间,给买肉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人们都喜欢往上添,不喜欢往下减,油锤深谙此中道理。

其实,油锤算不上什么好人,他最多守住了道德底线而已。但是,他赢得了人们喜欢。

 

(写于2000年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