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没你想的那么美
(2009-03-12 16:55:17)
标签:
家电下乡财经 |
分类: 产业观察 |
现在,“下乡”是个时髦的词,家电下乡了,电脑下乡了,甚至汽车也下乡了,还有很多产品也嚷嚷着要下乡。“进城”的事,似乎被大家遗忘了。
不过,下乡给大家带来的并不总是好消息,有媒体调查报道指出,家电下乡问题不少。
在我看来,家电下乡确有夸大之嫌。家电下乡作用实际上很有限,对此,家电企业要有清醒认识,别等到年底再后悔。
农村相比于城市,是一个有限的市场。就家电而言,农村对整个市场的贡献率不会超过40%。企业要想实现量利双赢,还得指望城市而非农村。
因此,当家电企业两眼盯着下乡的时候,千万别忘“进城”的事——因为城市市场,才是企业的利益所在。城市是真正的富矿,放着富矿不采采贫矿,是本末倒置。此非杞人忧天,已经有企业为下乡而导致城市份额急剧下降。
实际上,当大家一窝蜂进军农村市场的时候,农村市场很快将出现过度开发。
我说农村是贫矿,是因为家电下乡存在价格误区,片面压价导致企业利润微薄,恶性循环造成下面弄虚作假现象严重。以彩电为例,2000元的上限,要么卖液晶不赚钱,要么赚钱卖低端液晶。这是我一直呼吁彩电要“双轨制”的原因,CRT以2000元为上限,液晶以3000元为上限。
前一段时间看媒体报道,说家电下乡半年,销售彩电XX万台,一看就是白脖子在说话。中国一年销售彩电3500万台左右,几十万台算什么?只能反证农村市场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此,我们对农村市场万万不要盲目乐观。
我有一个基本观点:家电下乡,最后的赢家一定不是那些天天往乡下跑的企业,而是城乡市场兼顾的企业。
现在,家电下乡问题不少,结算不及时是最大问题。13%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吃,唯独最该吃的农民朋友吃不到。据悉,有些地方农民为了拿到那几十块钱、一百多块钱,来来回回要跑好几趟,都不想要了,这怎么行。家电下乡之所以受到农民欢迎,不就因为13%的补助吗?如果这部分钱农民也拿不到,他们还有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