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情感故事 |
前几天,突然很想给叔叔打个电话——我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了。
想给叔叔说说话,缘起于昨天下午和大妹妹的通话。
大妹妹说,父亲又病了,感觉头晕。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妹妹可能觉得说漏了嘴,赶紧安慰我说:也没啥……你知道,他总要找点麻烦的。
父亲今年67岁,年纪不算轻也不算老,但是,精神状况却糟糕得很,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叔叔的孙子和他的三个好哥们儿)
父亲是前不久从我这儿回老家的。老家只有大妹妹在,父亲回去就住她家。其实,我老家也是有房子的,但是,父亲很少住,他不会做饭,不会照顾自己,我母亲去世又早。
父亲年轻时候身体相当好,听说当兵时还得过全师比武一个什么奖,转业之后,不愿意种地,也不会种地,经常在外面游荡,年纪渐高,又染上打麻将的恶习,一坐三天不起,结果坐出一身毛病。
四年前回老家,见他人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就劝他以后别再打麻将了,对身体不好,他一个劲地说:早就不打了,早就不打了。大妹妹在旁边偷偷地笑:刚才还在打哩。
父亲身体状况的确不大好,但是,真正不济的可能还是精神。
父亲总是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我头晕得厉害,要吃药”,“旁院小狗子要结婚,我得随礼”,我知道,他又没钱花了。妹妹告诉我他手气不好,打麻将老是输。
因为性格差别大,我们父子俩话不多,甚至有过二年不说话的经历。后来,我去广东工作,每次回老家,都是在父亲房里坐一会就去看叔叔。我和叔叔话很多,这让父亲多少有些嫉妒。
没办法,小时侯家庭暴力的记忆是抹不去的。而叔叔对我的好,同样抹不去。
虽然是亲兄弟,父亲和叔叔的性格差别很大。叔叔没什么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平常沉默寡言,就知道低头干活。在我印象里,叔叔既没文化,也没本事,就是老实节俭而已。在我们那里,这是标准的农民形象。但是,叔叔有一样本事,就是地种得好,因此,村里人对他的评价比对我父亲高多了——在农村,地种得好,是农民的本分。
也许因为地种得好人又本分,上世纪90年代初,叔叔迎来了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那一年,他当上了生产队长。
因为在外面工作,我未能亲身经历叔叔的辉煌,只是偶尔想:叔叔连话都不大会说,怎么给村民开会啊?
可能认为我在外面混得还算不错吧,村里人对我的评价越来越高,这让叔叔脸上很是有光。他总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孙子:好好上学,将来象你大伯一样。我们叔侄俩说话时,他习惯用骄傲的眼神盯着我。
我很享受叔叔的眼神,于是,不停地给他讲这些年在外面的见闻,象讲故事一样。
偶尔,叔叔也会给我讲这几年村里发生的事,我很乐意听,这是在城里听不到的。
实际上,叔叔偶尔也会讲他自己的故事。不过,叔叔这一生值得讲的故事实在太少。
不过有一次,我竟然发现了叔叔的另一面,说到什么事,他出人意料地使用了“在我问事时候”这样的表达方式。不说他说起,我甚至已经忘了他当过生产队长。
去年,和叔叔联系一下子少了很多,他家的电话号码有“244”这几个字,堂弟觉得不好,就停机不用了。
直到今年春节回老家,我才见到他。让我吃惊的是,叔叔苍老了很多,人很瘦,脸上皱纹很多,看得我直想掉眼泪。
几个叔辈老人都过来看我,自然又是一番家长里短。说话间,说到我家宅基地纠纷,叔叔一下子提高了声音:“那片宅基地可是你家的,谁也别想拿走……我最清楚这事,那是我问事时候划分的……”
我知道我家在村东南角有片宅基地,具体位置并不清楚。好象是叔叔“问事”时候行使的特权,特别为我这个侄子留的——他也是舔犊情深吧。老人们说,有人要在这片宅基地上盖房子,这怎么能行!我未置可否,因为我这辈子回老家住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今天早上,岳父打来电话,说我叔叔从他那里要走了我的手机号码,不知道是不是有事。我知道,他是想我了,看来真得给叔叔打个电话了——不为别的,就为唠唠闲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