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包利民
包利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00
  • 关注人气:3,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光深处的绿色邮筒

(2012-12-16 18:13:58)
标签:

包利民

燕赵晚报

汕头特区晚报

杂谈

分类: 陌上风尘
http://s15/mw690/4720af7cgd0f586b216fe&690

时光深处的绿色邮筒

就像记忆里守望的堡垒,承载着那么多的希望。那时的每个街口,都会有一个草绿色的邮筒,圆柱状的身躯笔直站立,经风浴雨,似乎永不褪色。常常双手持着信封,慢慢地塞进去,听得里面很轻的一声坠落,便觉得放飞了一份美好,或希望,或问候,或等待。

刚上大学的时候,校门口就立着一个邮筒。每天,都会有无数信件投入其中,我们把对家人的想念和对高中同学的问候在那里中转,然后飞向四面八方。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电话都没有普及的年代,那一纸素笺,就是我们所有情感情绪的载体。信件寄出,便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常常计算,信哪一天会落入那人手中,而回信又会何时能够温暖我的眼睛。一来一往的日子里,生活中便多了许多期盼,那是一种甜蜜的等待。

在老家的县城,我住的巷子外面,短街的尽头,也有着一个邮筒,我生命中最多的信件都是从那里寄出。那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每天晚上,我都在灯下或写作,或给同学朋友写信回信。把要投的稿子工整地誊在稿纸上,在信封上写好编辑地址,贴足邮票,投进邮筒,就投出了一份希望。有时候写一封很重要的信,手一松,信件落入邮筒的刹那,立刻后悔起来。分明之前已经检查多遍,却仍怀疑地址有没有写对、有没有贴上邮票。于是守在邮筒旁,直到邮递员来开筒取信时,再拣出重新看一下。

阳光晴好的日子,我有时会站在那个邮筒前,手抚其上,有一种粗糙的温暖质感,就像爷爷的手。会看着雀跃而来的小孩子,把洁白的信封塞进邮筒;或年迈的老人,小心而慎重地将信函轻轻投入。许多的人在邮筒前来去,小小的邮筒,竟是盛装着那许多不同的思绪。

就在那个邮筒旁,也曾有过黯然神伤的时刻。有一次,见一个女孩拿着封信,犹豫很久,去了又来,下不定决心是否投寄。那女孩神情悲伤,眩然欲泣,那信在手中似有千斤之重。终于,她还是把信放进了邮筒,她的泪也终于落下来。回头看了好几次邮筒,才神思不属地过街。而就在此时,一辆车飞驰而来。我看见,最后的刹那,女孩还看了邮筒一眼。

去年回到家乡的县城,当初的小巷已不在,那条短街也是今非昔比,当年邮筒的所在,已无处可寻。现在,写信的人已经极少。那么多的即时联络方式,已将那些纸短情长挤得遥远成历史,有些不得不邮寄的材料,也有各种快递,那些古老的草绿色邮筒,已经很难看见。而在邮局的门前,虽有邮筒,却已面目全非,再也没有过去的亲切感。

今年夏天时,去一个很偏远的小镇,忽然就在路边看见了一个草绿色的邮筒,那一瞬间,竟是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仿佛时光重叠,那许多过往都一一潮来。我在小小的邮所买来信封邮票,用了好长时间写了封信,像当年一样,投进邮筒。我写信给自己,是的,我只能寄给自己。

 

发表于《燕赵晚报》2012125B14版“花溪往事”

发表于《汕头特区晚报》20121297版“龙泉”

发表于《镇江日报》2013384版“芙蓉楼”

发表于《聊城日报》2013312C4版“水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