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路尽头是故乡

(2011-12-04 08:56:32)
标签:

包利民

常德晚报

首都建设报

故土

文化

分类: 桑梓情深

极冷的日子里,似乎思念家乡的情绪更为强烈,过去的种种在笔下似乎都是回忆中的最美,可有时不敢回去看一眼人物皆非的故乡。有家乡好友曾给过我发来老宅的照片,与记忆中无法重叠。心中的故乡,是真的永远回不去了。

土路尽头是故

那天闲极,远足郊外,竟踏上了一条酷似故乡的土路,那路曲折坎坷,两条深深的辙痕随之游走。就是站在这条路上,心绪随尘埃飞舞,仿佛仍是少年的我,走在回家的途中。

在镇上读初中,每天放学后,都要走上那条路。那路穿村过野,十八里的长度尽在大地的怀抱里。有时会越过一大片的庄稼,路只有一尺宽,横跨过无数的田垄。我们称之为毛毛道。两旁就是高高的玉米,密密匝匝,与人擦肩,跨步在每一条田垄上,空气中弥漫着青青的香。当村庄在望,路上的印迹便多了起来,多是牛羊的蹄痕,错落杂然,浅浅深深,一如心底零乱的记忆。

家在村庄的中间,门前的路依然会在起风的时候尘土飞扬,虽然平整了许多,依然是泥土的本色。在这样的路上,走过蹒跚的童年,也走过跑跳的少年,却没有想过,多年以后,一切只能回望,我的思绪一直在其上徘徊。每日的晨昏,成群的牛羊以密集的蹄音敲打着朝霞落晖,抑或有雨的时候,千家帘幕,路迹隐去无踪。

最喜欢大雨初晴的时刻,家门前的土路上便热闹起来。阳光之下,那些坑洼里都晶莹闪亮,整条路如披着鳞片的长龙。大的水洼里,鸭鹅戏水,而小鸡们欢快地奔跑,去啄水里的那条虹。而车马一过,牛羊行经,便留下了印痕。路干的时候,那些印迹便宛然成形,不可磨灭。最泥泞的地方最易留下印痕,就像我现在心底眷眷恋着的,永远是当年贫困的村庄,低矮的茅檐。

最欢快的时刻,莫过于涌出门,看路上经过的迎亲人马,或马车,或拖拉机,载着喜悦,留下一路幸福的笑声。或者送葬的队伍走向野外的墓地,哀声不断,洒下一路沉沉的泪。而土路依然,用它的厚重承载着多年不变的人歌人哭。

记忆中一个秋天的夜,和几个伙伴站在路上,望着天上的星星讲故事。忽见远处一束灯光照过来,霎时映亮了脚下的路面。在漆黑的夜里,看着闪亮的路面,心似被无由击中,那时还不解乡愁,只是泛起一种莫名的怅惘。当远在千里之外,不管多么黯淡的际遇,故乡永远是划过黑夜的那束光,为我照亮脚下的路,也许泥泞坎坷,也许曲折不平,却能通向最温暖的去处。

秋天的时候,路上多是遗落下来的谷粒玉米粒等粮食,家禽们便悉数登场,追逐着它们的收获。而路旁的墙角处,总会有一些种子留存下来,在来年的春天,生长出一簇绿色来。那些被生活蚕食掉的往事亦是如此,哪怕仅余点滴,也会在心底生长出无边无际的美好。

冬天的路是最平整洁净的,几场大雪下来,所有的坑洼全部消失,车行人走,那路平得发亮。虽有各种足迹履痕,却如点缀般,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历经了几场人生的大雪之后,故乡已在生命中变得完美无瑕,那些苦难与贫困,已被如雪的思念弥补,圣洁而遥远,一如那些最美的年华。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土路最多最长。我也知道,不管哪一条路,都能通向故乡。即使我不能踏上故土,可站在与之相连的路上,依然如在故乡的臂弯里。那些土路上还在重复着不变的飞雨飘雪,而故乡在心里,那些土路都通向我的灵魂。哪怕十年百年千里万里,依然在,一直在。

 

发表于《常德晚报》20111129A07版“文化副刊”

发表于《首都建设报》2011年12月5日8版“文学·副刊”

发表于《粮油市场报》20111294版“副刊·作品”   

转载于《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年第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