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必将走向平台化
有一种说法是博客是“个人化的媒体”,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矛盾的,既然是媒体,就不可能是个人化的,既然是个人化的,就不可能具有媒体功能,是的,你在新浪,或者搜狐的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你以为是自己面对公众舆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不要忘记的是,同样的声音放在msn的个人空间里,就不会有任何反响,放在小博客网站上也没有多大的“音量”,为什么?取决于这个“平台”,也就是你的博客所在的平台。
在这一点上,一定会有人说,博客是个人日志,是个人化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如果你想自己一个人无声无息,你可以去msn,或者干脆不写博客,写日记,一旦你像被人关注,你必向信息洪流高度互动的平台上去,所以,我要说,博客的未来发展必然是“平台化”,越大的“平台”,就越占有自己的影响和人气。
博客的价值
有人说,博客没有价值,其实,博客的价值取决于博客所在的“平台”,记得我跟一个朋友交流过,他问我,新浪博客的价值在哪里,我说,几千万的点击率就是价值,作为平台,他的点击率就是价值,这和电视台的收视率、电台的收听率、报纸的发行量等等是一个道理,一个规律,你有了点击率,你才会有“价值”,没有点击率,一切都等于零。
所以,今后的博客的生命线在于所在网站的点击率,网站更要以点击率为根本。
所以,就像徐静蕾博客、洪晃博客,他们的“生命力”在于所在网站本身,一旦脱离了所依托的网站,他们的价值就会大大缩水。
所以,我们要放弃所谓的“博客”能够盈利的概念,真正有价值的是“平台”,而不是个人化的博客本身,博客的价值在于“大博客”,而非“小博客”。
“技术式运作”必将让位于“传媒式运作”
所以,我们探讨“用”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说个人博客的所在的网站的运作,注意的是,技术式运作已经落伍,传媒式运作才是生命源源不断的活水。你看,电视台有了数字技术,但是,节目本身质量不高,收视率依然不高;报纸再用好纸来印刷,新闻内容不强,发行量照样不行;广播也在尝试数字化技术,内容不行,收听率还是不行,网站也是如此,你的博客本身再亲切,再多媒体,平台本身营造不好,必将会导致失败。
因此,“传媒式运作”是博客网站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
吸引的不是博友,而是网友
网友和博客的概念是不一致的,网友未必有博客,但是博友必定是网友,这就像一本文学杂志,作家肯定读,但是,杂志的读者一定不能定位在作家圈,必定面向的是读者。
注意的是,博客网站常常用博客数量来作为奋斗的目标,这是错误的,而是应该吸引广大公众舆论的目光,吸引网友来注意,凡是上网的人就是你的目标,这同凡是有电视的人,能读到报纸的人,是电视和报纸的面向群体所在一样。
所以,我要说的是,今后网站向博客准备收费的打算是不正确的方向,而是,收费不是要收博客的钱,应该遵循传媒式的思路去搞。
博客盈利的大头在哪里?
我反复强调了“平台”的概念,你会发现,我即使不相当准确的把握“博客是什么”,但是,我依然可以大有用武之地,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用”。当大多数的博客网展开是各式各样的盈利探索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在探索维护版权,这是小路,是窄路,可是,你看新浪,我发现董路在搞视频直播,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他们要抢夺电视的收视率,我一直以为网站的宽频是相当可怕的东西,我不敢想象的是,有朝一日,他将取代电视的第一媒体地位,他将视频资料整合在一起,电视是瞬间即逝,而宽频呢?永远保存,所以,董路的探索是让人震撼的,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这充分说明了,“大头”还是一个平台,而不是小的版权。
外儒内法式的博客思维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在鼓吹的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儒家不过是表面的文章而已,统治方略无不是法家的严刑峻法和暴力机器。
这让我想到了网站的博客思维,我们总说博客不赚钱,我首先问,你们是不是以博客为主业?还是仅仅是把博客作为赢取企业“名声和荣誉”的工具?如果不是以博客为主业,就不要再谈博客无法盈利的怪谈,以博客为主业,希望博客成为增长点,就必然会加大力度,这里我所说的力度,就是平台化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是有价值的(点击率)。
所以,我明确地感受到,博客本身是个小领域,但是,当我们用哲学方法论加以思考的话,注意是“方法论”,而不是某种学派的理论,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博客的未来豁然开朗。
别了,方兴东
最后,我还要提到方兴东,我承认他的博客史上的地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不应该再把目光投向他,我们现在紧要任务不是在聆听教诲,不是在探索博客是什么,而是要学会用,学会操纵,我们不需要社会学的、哲学理论层面的乌托邦式的“清议”,我们知道清谈误国,清谈也误博客,所以,我看到方兴东近期以来,现在的抨击显然大大增多,我想说的是,当你的网站没有平台化的时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死的了,并且,小众的平台是一条歧路,关键是大众的平台,我不认为以后是圈子的社会,这跟我们电视和报纸的所谓的精英观众,精英读者的概念何其相似!精英受众早就被有识传媒所放弃,这种变相精英的“圈子”给博客带来的只是脚步的迟缓而已。
我对方兴东本人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说方兴东式的“名词之争”应该休矣,我们是实用主义者,我们要用,在“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自己的摸索,当所谓思想大师继续发出“过将不国”的哀叹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当我们超出了大师的思路的时候,我们也不必担心,你想一想,当初康有为鼓吹百日维新,而后来呢,终于被历史所抛弃,发展的推动力总是向前的,当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思考,只要放在“用”上,你就跟上了发展的节奏。用多项的思维来思考博客,比纯粹学理上的探讨有意义,所以,我主张博客要劈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