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1255)
(2013-05-29 18:48:07)
标签:
刘禹锡文化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人,祖籍洛阳,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有《刘梦德文集》。
赠日本僧智藏(刘禹锡)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注:
1、智藏,日本留学唐朝的学问僧,与刘禹锡交往密切。
2、浮杯,南朝刘宋时期,有一个神异的僧人,他神力卓越,浪迹江湖,曾经乘坐木杯漂浮渡河,轻疾如飞。因此,后人便用“杯度”、“浮杯”、“乘杯”等代指僧人云游四方。
3、“降龙”,用北魏时西域僧人涉公以秘咒咒下神龙的典故。另外,佛经认为,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所以常常以毒蛇、毒龙、恶龙来比喻人的种种妄念,而以“降龙”比喻禅家降伏其心。
4、“放鹤”,用晋代高僧支道林爱鹤养鹤以及放鹤的典故。
5、怀土,出自《论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既然已经修持到忘怀人我的地步,哪里还用得着怀念故土呢?
6、真如,简单来说,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法、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
7、宁馨,晋、宋方言,即为如此、这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