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嘉祐(1249)

(2013-05-13 14:03:57)
标签:

李嘉祐

文化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李嘉祐

 

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量移江阴令。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又为袁州刺史。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嘉祐诗》一卷,《全唐诗》编为三卷(卷二〇六——二〇八)。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李嘉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注:

荐福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是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室族戚为其献福而兴建的寺院,故最初取名“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神龙二年(706年),扩充寺庙为翻经院,成为继慈恩寺之后的一个佛教学术机构。寺址原在唐长安城的开化坊南部,即唐太宗之女襄成公主的邸宅,唐末因遭兵祸破坏,将其迁建于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里,即今址。

 

绳床

绳床唐代自印度传入,为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床,《广雅》云:“栖,谓之床。” 《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装,载也,栖也,皆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团,曰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内容迥殊,以之划分时代,盖为此也。(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即交椅。《晋书·佛图澄传》:“坐绳床,烧安息香”。也叫“胡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太平御览·风俗通》:“灵帝好胡床”。《世说新语·自新》:“渊(戴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演繁露》:“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陶榖《清异录·陈设门》:“胡床施转开以交足,穿便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食坐小床》有云:“西方僧众将食之时,必须人人净洗手足,各个别踞小床。高可七寸,方才一尺,藤绳织内,脚圆且轻,卑幼之流,小拈随事,双足踏地,前置盘盂。”其初皆跪膝而坐,其后增加高度,设置靠背,并可折叠,变为交椅,垂脚倚坐,逐渐成为僧俗随时可用的座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朱放(1248)
后一篇:韩翃(125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