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翼(1233)

(2013-04-28 21:59:48)
标签:

萧翼

文化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萧翼

 

梁元帝的曾孙。唐贞观年间曾任谏议大夫,监察御史。

《历代禅诗选辑》第二辑“辩才”诗《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于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同当时名士谢安等41人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当时王羲之用绢纸、鼠须笔作兰亭序,计28行,324字,世称兰亭帖。王羲之死后,兰亭序由其子孙收藏,后传至其七世孙僧智永,智永圆寂后,又传与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序后在梁上凿暗槛藏之。唐太宗喜欢书法,酷爱王羲之的字,唯得不到兰亭序而遗憾,后听说辨才和尚藏有兰亭序,便召见辨才,可是辨才却说见过此序,但不知下落,太宗苦思冥想,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尚书扑射房玄龄向唐太宗推荐梁元帝的曾孙,多才善谋的监察御史萧翼担当此任。

《萧翼赚兰亭图》系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描绘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第子袁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

 

宿云门东客院(萧翼)

路入山西又向西,雨和春雪旋成泥。

风吹叠巘(音yǎn)云头散,月照平湖雁影低。

拄杖负书寻远寺,倩童牵鹿渡深溪。

今朝独宿岩东院,唯听猿吟与乌啼。

注:

云门寺始建于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于此隐居,云门寺本为中书令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的旧宅,传说王献之曾舍宅为寺。安帝义熙三年(407)某夜王献之在秦望山麓之宅处其屋顶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王献之将此事上表奏帝,晋安帝得知下诏赐号将王献之的旧宅改建为“云门寺”,门前石桥改名“五云桥”。高僧帛道猷居之,竺法旷、竺道壹先后招之。《嘉泰会稽志》中记载“王献之云门山旧居,诏建云门寺。”又明万历《会稽志》卷十六元虞集撰《云门寺记》云:“寺本中书令王献之旧宅”。 

 

留题云门(萧翼)

绝顶高峰路不分,岚烟长锁绿苔纹。

猕猴推落临崖石,打破下方遮日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