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1078)
(2013-01-17 18:22:39)
标签:
永明延寿文化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永明延寿
法眼宗第三代,天台德韶法嗣,亦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
延寿(904-975),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相传延寿七岁时诵读《法华经》,读到得意处,竟然使得群羊跪听。他28岁任华亭镇将,后因动用库银买物命放生而获罪,30岁到龙册寺出家为僧。延寿后来行脚到天台山,参拜天台德韶,得密授玄旨。离开天台德韶后,延寿到雪窦山开堂说法。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忠懿王钱俶见灵隐寺颓废倒塌,于是请延寿到杭州主持灵隐寺的重建。延寿大兴土木,重建殿宇,前后共计1300多间,灵隐寺再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寺院。第二年延寿住持永明寺(今杭州净慈寺),世称“永明延寿”。
永明延寿的禅法强调“万法唯心”。著《宗镜录》100卷,很快流传到高丽,并产生较大影响。永明延寿在调和佛教各宗派的分歧中,力主禅宗、净土宗融合一致,倡导禅净双修。现今佛教丛林中例行的纪念阿弥陀佛的诞辰日,即是延寿大师的生日,直接地将其奉为“阿弥陀佛的化身”。
北宋开宝七年(974),延寿大师再次回到久别的天台山,在山上开坛传授菩萨戒,一时引来约一万余求受戒者。这是他最后一次主持大型的传戒法会。次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礼佛,普告大众,趺坐而化。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茶毗后的舍利,鳞砌于全身。太平兴国元年(976)门人立其塔于大慈山,并建塔院以为永记,宋太宗赐塔院匾额曰“寿宁禅院”。宋咸平元年(1000)真宗下诏敕赐延寿所居之永明寺为“资圣寺”。宋崇宁五年(1106),徽宗下诏追谥延寿为“宗照禅师”。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加封“圆妙正修智觉禅师”。
偈(永明延寿)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偈(永明延寿)
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
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
山居(六十九首选三,永明延寿)
古树交盘簇径深,阒无人到为难寻。
只和算计千般事,谁解消停一点心。
冻锁瀑声中夜断,云吞岳影半天沉。
寒灯欲绝禅初起,透牖疏风触短襟。
世途从此免相关,万虑潜消野思闲。
庵树逼春花自吐,岩巢欲暮鸟空还。
门前雾闭疑无路,槛外云开忽有山。
宴坐石岩樵径绝,姓名应不到人间。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间情。
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叠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
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