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良价(1021)
(2012-12-16 21:11:11)
标签:
洞山良价文化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洞山良价
云岩昙晟法嗣。
洞山良价(807~869),俗姓俞,中国曹洞宗开山之祖。唐代越州会稽(浙江会稽)人,幼年出家,性极聪颖。8岁时,一日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句时,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其师骇然异之,谓良价曰:“吾非汝师”。即领良价到五泄“三学禅院”,拜灵默禅师(747~818年)为师,并蒙披剃。其后十几年,良价在灵默禅师的潜心指导下,精研佛学,阐扬佛道。
他20岁时赴河南嵩山受具足戒。戒毕回五泄。旋又离五泄至各地游历。在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境内)他拜谒了南泉禅师,得领玄契,继参伪山灵佑禅师受心印。再至云岩(今江苏吴县虎丘山)参谒昙晟禅师。良价听罢昙晟说法后,“过水睹影,大悟前旨”,为昙晟之法嗣。唐宣宗大中年间,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太平乡境内)建“洞山寺”。倡“五位君臣”之说。著名弟子有云居道膺、龙牙居遁等。
良价禅师圆寂于唐咸通十年三月(869年)。相传,死时,缁徒(即僧侣)悲号,良价忽开目而起,曰:“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遂令主事僧办愚痴斋。由于众心恋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斋毕,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法腊五十五。唐懿宗谥“悟本禅师”,并敕建“慧觉宝塔”。
示法偈(洞山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
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
过水睹影(洞山良价)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辞世偈(洞山良价)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辞北堂书(洞山良价)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
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
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
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注:北堂,母亲。此诗为出家辞母所作。
后寄北堂书(洞山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