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祖道信(926)

(2012-08-09 15:54:42)
标签:

四祖道信

文化

分类: 佛教节庆

四祖道信

 

道信(580-651),俗姓司马,生于永宁县,禅宗四祖。父司马申,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司马申为首任县令,第二年三月初三日己丑,司马信出生。隋文帝开皇十三年,他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后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元泰定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道信一生的经历和事迹,主要见于《楞伽师资记》、《续高僧传》、《传法宝纪》、《神会语录》、《历代法宝纪》、《祖堂集》、《传灯录》等文献。他的一生大体经历了密怀斋检、随师修禅、附名吉州寺、传法双峰山几个阶段。

隋大业元年(605),二十六岁,四祖在蕲州府城东凤凰山建正觉寺。尔后多年中,于新蔡县(黄梅县前名)破额山建幽居寺、东禅寺、西禅寺(西永福寺)、武穴大金幽栖寺、大冶(今黄石市南郊)广法寺。唐武德四年(621),四十二岁,住锡破额山,终止头陀行,扩建幽居寺。定居收徒,农禅并举。武德七年(624),四十五岁,大敞禅门,学侣云臻。期间,千岁宝掌和尚第三次回住紫云山,礼谒四祖,请住持老寺。四祖遵从,并改称老祖寺。四祖改破额为双峰山,人称“双峰道信”。唐贞观四年(630),五十一岁,四祖赴牛头山度法融,开牛头禅系。贞观十八年(644),六十五岁,四祖于传法洞传付衣法,弘忍承续宗统为禅宗五祖。此后,弘忍遵祖意,建种松塔,建意生寺。于东禅寺接引老安,法如为弟子。高宗永徽二年(651),七十二岁,四祖命弟子元一造毗卢塔于寺之西岭。闰九月初四日,四祖自入塔中,垂诫门人,言讫而寂,世寿七十有二。五祖弘忍继席。高宗永徽三年(652),逝后一年,塔门自开,祖身不坏,弘忍以漆塑真身,永供塔中。

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又名双峰寺。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为中国禅宗丛林之始。位于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下,距县城15公里,占地110多亩,与东山五祖寺相隔20公里。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海拔599.8米。风景秀美,名胜众多。其中三塔(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两桥(灵润桥、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宗敕塔曰“慈云”。   

弘忍后,有清皎、仲宣、居讷、法演、止堂、云谷、平川、三昧寂光、戒初、起高浪、晦山戒显、道纶溥等高僧相继驻锡西山。明正德十四年,四祖真身举手至顶,吐火自焚,得无数舍利,殿亦同灰。荆王发起重建。清咸丰四年(1845)冬,毁于兵燹,光绪间复修。后又毁,仅存三间祖殿与古柏数株。199512月,本焕长老担起重兴大业,历时五载,建成殿堂楼阁200余间,昔日祖庭,重现辉煌。2003912 日,本老功成身退,净慧大和尚继任方丈。师以重振四祖禅风为任,倡导生活禅法,加强僧制建设,继办《正觉》期刊,举行以禅修为主旨的四众共修法会及禅文化夏令营等活动,并进一步整治寺院周边环境。而今,寺前停车场、“慈云之塔”石牌坊、传法洞、寺院至毗卢塔及传法洞朝圣台阶等工程相继竣工。千古禅刹,生机焕然。

四祖道信禅师诞辰日系三月初三日,即上巳节。

 

庚寅年三月初三对应阳历2010416日;

辛卯年三月初三对应阳历201145日;

壬辰年三月初三对应阳历20123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公(92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