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897)
(2012-07-12 18:54:56)
标签:
灵澈文化 |
分类: 历代佛家诗偈选辑 |
灵澈
灵澈(746—816),字澄源,唐代浙江会稽云门寺僧。俗姓汤,越州会稽(浙江省绍兴市)人。少时曾从严维学诗。出家后先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讲律,再至吴兴抒山妙喜寺与诗僧皎然切磋。公元785—804中,由皎然推荐先后结识包佶、李纾等。因受忌遭谤贬至福建汀州,遇赦后客居安徽宣州,卒葬于宣州。他是唐代著名诗僧,与皎然齐名。著有《律宗引原》十卷、《酬唱集》十卷,存诗十六首,编为一卷,收入《全唐诗》。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灵澈)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韦丹
唐代名臣,出身杜陵(陕西省长安县东北)望族。字文明,早孤。从外祖父颜真卿学。举明经,历任容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史。唐范摅《云溪友议》载:灵澈居洪州大悲寺和庐山东林寺时,韦丹时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兼洪州刺史,两人结为忘形之交,时有诗歌唱和。一次,韦丹寄诗东林寺给灵澈,诗中颇含退官归隐之意。灵澈阅后,深有感触,便作此诗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