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隆福寺(557)

标签:
隆福寺文化 |
分类: 北京佛寺(道场) |
隆福寺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清雍正元年重修。《帝京景物略》记载:“大隆福寺,恭仁康定景皇帝立也。三世佛、三大士,处殿二层三层,左殿藏经,右殿转轮,中经毗卢殿,至第五层十三大法堂。白石台栏,周围殿堂,上下阶陛,旋绕窗栊,践不藉地,曙不因天,盖取用南内翔凤等殿石栏于也。殿中藻井,制本西来,八部天龙,一华藏界具,景泰四年,寺成,皇帝择日临幸,己夙驾除道。”隆福寺释迦牟尼殿和三大士殿的藻井,是明、清建筑中最精美、华丽的藻井,即使皇官太和殿的藻井,在工艺技巧上也要稍逊一筹。
隆福寺的庙会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清嘉庆写于二十二年的《草珠一串》载:“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说明当时隆福寺庙会繁荣的光景。而真正的繁荣是在清末时期,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庙宇毁于火。烧毁天王殿后,迄未重修。庙中喇嘛将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那时,庙会已改为逢每月一、二、九、十日开市。这个处在内城中心区,居民密集,最大的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形成城区两大杂品市场。
前一篇:河北.龙泉寺(556)
后一篇:陕西.青龙寺(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