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天宁寺(509)

(2010-08-27 09:35:38)
标签:

佛寺

天宁寺

文化

分类: 北京佛寺(道场)

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隋代时称“宏业寺”,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现寺山门前西侧立一大碑,上书“唐代天王寺”。到辽代,因古契丹人信奉佛教,辽朝又利用唐的幽州作为辽的五都之一南京“燕京”,又称为“析津府”,故在燕京广建寺院。天王寺因位于燕京城的宫城旁,则更是大规模的修建,并修建一座高大雄伟的砖舍利塔以弘扬佛法。

天王()寺塔不但是北京最古老的砖塔,现在还保存完好(有的资料说天宁寺塔建于辽代,但有的资料和古诗文说此塔建于隋代)。到金代,金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章宗时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在元初,该寺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但唯舍利塔尚存。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有的资料说是明宣德年间改名天宁寺)。明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天宁寺过去的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中路有山门殿(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门前对联东书“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西题“莲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 

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 57.8。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

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在《京城古迹考》中记:“天宁寺……据寺僧传册所记,上有铃2928枚,合计重10492斤。风雨荡摩,年深钮绝,见次零落。亦颇残缺矣”。1988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目前是禅净双修为主的尼众寺院。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北京.天宁寺(5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