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冷饭系列:女皇帝的情诗(505)
(2010-08-09 21:25:26)
标签:
女皇帝武则天如意娘文化 |
分类: 诗史杂说 |
女皇帝的情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梁·王僧儒的《夜愁示诸宾》有:“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武则天这首诗的大意是:因为相思过度,所以导致精神恍惚,视觉模糊,居然到了把红色看成绿色的程度(不能开车啊!)。我面容憔悴,身体虚弱,思绪分散,困扰不堪,这一切都是因为想你,因为对你的感情刻骨铭心。是我对自己如此神魂颠倒之举颇感吃惊,不能相信,还是那思念中的人不肯相信我会痴情至此、近来总是为他涕泣如雨呢?如果不能确定的话,那就请打开衣箱,把那被泪水染红的裙子拿出来看一看。美人脸上红色的脂粉和着眼泪流下来,斑斑点点的胭脂粉泪滴在裙子上,留下红色的印痕,一如湘妃因为思念舜帝终日对竹啼泣而形成斑竹。
武则天作为一位美丽的女性,也有其柔媚的一面,正如“媚娘”这个名字。虽然诗歌未必表现的都是作者亲历的情感,但却往往是自己性情的表述,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武则天的本色之作。无论诗句是否坦言她心中的所思所爱所怨,流于笔端的是否切实的情感经历,毕竟,我们看到了这位不可一世的女皇柔情缱绻的一面。
则天皇后(624-705),武氏,自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应国公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即长孙皇后去世的第二年)被太宗召入宫中,年14,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崩,她随太宗众妃嫔入感业寺削发为尼,年26。高宗往来该寺,见而悦之。有说太宗病重期间,武媚娘在身边照顾起居,得以结识太子李治,并且与太子有染。太子爱其风流妩媚,而武氏则寄望于未来的皇帝,遂两情相悦。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在感业寺生下长子李弘,年29。永徽四年(653年),被高宗复召入宫,不久立为昭仪,年30。请求进号宸妃,未果。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废王皇后为庶人,立其为皇后,年32。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多苦于风疾,百司奏事,常由后决之,于是武则天受委托处理部分朝政,年37。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谋废皇后被杀,此后高宗临朝,则天垂帘听政,年41。上元二年(675年),高宗号天皇,武则天为天后,天下称之“二圣”,政事皆决于武则天,褚遂良、长孙无忌、上官仪等大臣先后被武后害死,年52。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天子李显(原名李哲)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则天为太后,太后临朝主政,年60。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立豫王李旦为睿宗,仍由太后主政,年61。天授元年(690年),武后废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群臣尊武则天为神圣皇帝,年67。神龙元年(705年),武后病重,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徙居上阳宫,同年去世,享年82岁,去帝号,谥则天顺圣皇后。
假如从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算起,她当权的时间大约有半个世纪。假如从她临朝称制(683年)至代唐立周到寿终(705年)为止,为政计22年,其主政期间张扬女权,改革科举,初行殿试,首创武举,简拔人才,知人善任,并曾颁布《兆人本业》,重视发展农业。然其用酷吏,兴大狱,滥诛政敌,杀伐太重,亦昭著史册。其一生可谓功过相参,史家或褒或贬,乃至聚讼至今,尚无定论。则天皇后,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文学史上一位非凡的女文学家,业绩彪炳千秋,基本上为世人所公认。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武则天有《垂拱集》百卷,《金轮集》六卷,可惜皆已亡佚。
2010-7-5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