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戊子岁暮感怀(六首)》(466)
(2009-01-31 19:01:25)
标签:
诗词创作体会文化 |
分类: 诗词歌词 |
关于《戊子岁暮感怀(六首)》
2009年的1月,戊子年的腊月,我陆续写了六首七律,没有具体的题目,就统一称为“岁暮感怀”吧。
游泮经年学采芹,浮生不过等浮云。
相期旧雨随风入,自笑新书待火焚。
一曲无端偏错误,二毛有幸未平分。
春来莫怕花开早,愿把春心持赠君。
这首是1月18日写的,那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诗经·鲁颂·泮水》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之边有泮宫,是鲁国的学舍,据说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水芹菜插在帽子上,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叫“入泮”或“采芹”,指的是读书人步入学术的殿堂。采芹人就指读书人。我这两年正在做博士后,整年徜徉于“泮水”,学习怎么采摘那里的“芹菜”。努力归努力,其实很多事情是不必刻意求取的,人生应该如浮云般自在逍遥。
“旧雨”指的是老朋友。杜甫的《秋述》小序中写道:“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后来,“旧雨今雨”的意思有所演变。杜甫的《春夜喜雨》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旧雨”会随风而来滋润心田吗?是否与朋友们相约彼此慰藉呢?下句,古代有些文人不愿意让自认为不好的作品面世,有“尽毁少作”的做法。我有时候会自费印一些小册子,整理旧作聊存一念而已。让自己感到无奈的是,即使是新写的东西也不让自己满意,还不如付诸一炬。
李商隐的诗“锦瑟无端五十弦”,用这“无端”的琴弦弹奏一曲,期望得遇知音,可是偏偏错过了,耽误了。换个角度,“曲有误,周郎顾”,也许偏要弹错了,为了周郎的一次回首。“二毛”指的是黑发白发共生,《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二年》有:“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春秋时宋国和楚国作战,宋国大败,宋襄公的大腿也被射伤了。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指挥不力,襄公却说:“君子不再去打击已经受伤的敌方士兵,不去捉拿头上已夹杂白头发的老年人”。潘岳(潘安)的《秋兴赋》序言写道:“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这位美男子在32岁的时候已经长出白头发了,所谓“潘鬓”。这句实在是我个人的感慨。去年的岁暮感怀诗写“忽惊白发负初心”,忽然发现自己长了白头发,许多心愿还没有完成,人已经老了。这一年来白发猛增,于是自我调侃一下,幸好,白头发还不是很多,还没有达到与黑头发一样多的程度。
辛弃疾的词“惜春长怕花开早”,春花早早开放,就会早早凋零,敏感的人不忍如此。我要说:不要害怕这春花太早绽放,因为天地有情,正要赋予你这份天心自然,让你永葆灿烂的青春。
问我今朝著甚忙?悠然醒后煮黄粱。
无心行路怀瑜瑾,有意临渊看鲤鲂。
紫陌何曾容进退,白驹或可与商量。
平常岁晚休多感,天地难回一苇航。
这是1月19日写的。
过年了,大家都很忙。我今天正在忙什么呢?我每天都忙些什么呢?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我整天足不出户,心也“悠然”。黄粱一梦,醒来以后什么都不存在了。我偏要在醒来之后自己再煮这黄粱米饭,再次做一场大梦,悠然回味梦中的美好。
屈原的《九章·怀沙》有“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瑜”和“瑾”(周瑜,自公瑾,哈哈)都是美玉,怀里揣着最宝贵的东西,处境窘困时不知道向谁进献。人在世间行走,不要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那样会走得更加艰难。下句,周济的《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在谈到词的特质时说“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站在深水潭的边上往下看,只能猜测水中的到底是鲂鱼还是鲤鱼。而词之美感也恰在此处。就这样朦胧着,隔着距离,不必太过分明地与尘世格格不入。
刘禹锡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紫陌”就是大道,有些道路一旦走了,就没有退路。《庄子·知北游》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白驹过隙,时间匆匆而逝,难道不可以跟白驹商量,请它短暂停留吗?
“一苇”,一根芦苇,借指小船,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诗经·卫风·河广》有:“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李商隐的诗“欲回天地入扁舟”,这芦苇的小船也能容天地之大吗?又是一年将近,平常度日,何必太多感慨,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得自在吧。
逍遥不过等蜉蝣,莫笑芸芸蜩与鸠。
引颈甘为阘茸隶,折腰好向稻粱谋。
算来木命应怀“土”,说到牛年学沐猴。
明月清风无尽藏,诛茅耘耔自家畴。
这是1月22日写的。
“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仅能生存几个小时。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庄子》的首篇即是《逍遥游》,那种超越时空、超越物我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生活千年来不过存在于我们的梦境之中,人生终究一瞬。芸芸众生就好像是笑话大鹏鸟的蝉和小野鸡,我们嘲笑它们其实就是嘲笑自己,飞不上去就落到地面罢了,何必偏要飞上九万里高空而前往南海呢?
“阘茸”,指才能低下、地位卑贱的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有“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有些人伸着脖子,削尖脑袋往里钻,所图与所得又是什么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活口,我们却又不得不“折腰”。
算命所说,木命的人五行尤其不要缺土(鲁迅笔下有个人物叫“闰土”,就是因为五行缺土)。《论语·里仁》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普通人思念的无非是故土而已。两个“土”意思不同。据说我是木命,那就怀着平常心想想自己植根何处吧。牛年到了,开玩笑说学学“沐猴而冠”,也让自己人模狗样起来。
还是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里说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只有明月清风是天地赋予我们的无穷无尽的宝藏。“诛茅”出自《楚辞·卜居》:“宁诛除草茅、以力耕乎?”开垦荒地的意思。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或执杖而耘籽”,好好耕种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儿吧。
何妨努力且加餐,扣角高歌亦枉然。
壮胆抱头随鼠窜,低眉信手对牛弹。
眼前毕竟桃花野,背后依稀函谷关。
好梦终归尘与土,耕耘有望待来年。
这首是1月24日写的,没有严守平水韵,混用了十四寒、十五删、一先三个韵部,可以算是“新韵”。
《古诗十九首》有“努力加餐饭”,辛弃疾的词有“功名馀事且加餐”,好好吃饭,保重自己。“扣角”用的是宁戚饭牛的典故。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他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追求功名要看机遇,大声叫喊未必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很多时候的奋力争取是枉然徒劳的。
“胆小如鼠”、“抱头鼠窜”是与鼠有关的成语,鼠年即将过去了。“对牛弹琴”是与牛有关的成语。汉牟融《理惑论》有:“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牛对于音乐没什么感觉。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低眉信手续续弹”,低着头很随意地弹拨。凡事别太刻意了,顺其自然。
“归马放牛”(或“散马休牛”),指的是战争止息,不再用兵。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故放之,示天下不复乘用。”“桃花之野”,一片和谐。另外,老子骑牛出函谷关,远离世事纷扰。
许多不能实现的梦想,即使归为尘土,毕竟在这些尘土上可以生长出希望来,值得我们踏踏实实去耕耘。牛年到了,牛以耕田犁地为本分,你我何妨也这样“在太阳下低头,默默地辛苦地工作”(《我的未来不是梦》歌词)。
已惯匆匆叹水流,何曾招手海边鸥?
懒追紫鹤兼黄鹤,敢驭青牛与白牛?
目下谁贪腐鼠味?蹄中徒患鲋鱼忧。
无心一试铅刀刃,却向桃林觅小休。
这首是1月25日写的,戊子年腊月三十,除夕。
《论语·子罕》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时光就像是一去不返的流水。每年我们就这样在叹息中眼睁睁面对时光的流逝,感慨似水年华。另外,《列子·黄帝》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有个人喜欢海上的鸥鸟,鸥鸟常常飞来与他嬉戏,有一天这个人的父亲让他捉一只鸥鸟回来,等这个人再去海上的时候,鸥鸟们就不肯飞下来跟他玩儿了,人不可以存这样的“机心”。时光终究是要流走的,我们不妨坦然面对,没有任何“机心”地“招手海边鸥鸟”(张惠言的词)。
古代的官服,紫色代表身居高位,官服上有鹤的图案。黄鹤呢,武汉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诗句),黄鹤可以载人前往仙界。下句,青牛是老子骑的,白牛有佛菩萨的,《大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无论仕隐,无论道佛,难以追随,难以驾驭。
《庄子·秋水》有“鸱得腐鼠”的故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有“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句,腐烂的老鼠有什么好味道,在眼下摆着也看不上。至于“牛蹄中鱼”,汉刘向的《说苑·善说》有:“庄周贫者,往贷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甕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无论是车道上的,还是牛蹄印中的,那小鲫鱼忧虑的是怕等不及救命的远水啊!
守岁灯光耿耿燃,今宵正好照无眠。
遥闻喘月思吴地,近对弹琴废楚弦。
漫道三生石有迹,何曾一梦笔如椽?
春来料是朱颜改,整理疏狂学少年。
这首也是1月25日,除夕那天写的。
除夕有“守岁”的习俗,灯火彻夜通明。平常失眠的人在黑夜中辗转反侧,今夜无人入睡,失眠的痛苦也似乎可以淡漠了。
吴地之牛畏热,见月疑日而气喘。《太平御览》卷四引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之苦於日,见月怖,喘矣!”后遂有“吴牛喘月”的典故。下句,“楚弦”,可以指屈原独弹绝世之音,而弹奏高山流水的俞伯牙也是楚国人。对牛弹琴,牛是无法理解这弦外之音的。
“三生石”或许有些痕迹留下来,但谁又能够辨识呢?江淹“妙笔生花”,梦到如椽的巨笔,成为一代才子。找不到前世的因缘,也不敢期待天赋的才华。
黄庭坚的诗“春不能朱镜里颜”,李煜的词“只是朱颜改”,人在这岁月更迭中渐渐老去。容颜易老,心还可以年轻。王国维的《晓步》诗说:“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保有一颗少年心,保有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锋芒与锐气,无论岁月沧桑,无论人生坎坷。
年来岁往,一年将尽,总是容易让人心生感慨。这六首诗有些七零八落,没有体系,意思也不浑然,就算是岁末时一些杂乱的感受吧。
2009-1-31
2009-2-11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