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是我的生命(300)

(2008-01-30 09:30:13)
标签:

诗歌

生命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诗歌是我的生命

 

父母说我喜欢诗词是因为“胎教”,那时候母亲在中学教书,给学生讲诗词,我在她肚子里听。父母还说,从我一会说话起就教我背诗,而且我小时候记性很好。这些都不在我的记忆之中。

有记忆是在上学以后,对课本里的诗歌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家里有一套《唐诗选注》(上下册),背其中的一些诗,10岁的时候背《长恨歌》,很多字不认识,意思更是不懂,只是喜欢。

除了背诗,也写顺口溜,完全不懂格律,也没有诗意。

中考之后的那个暑假,15岁生日才过,看《红楼梦》小说,看到香菱学诗,自己也想学。好在家里有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生搬硬套,照着词谱填词。一年之后才写格律诗。写了20年,也只是余事为之,而且至今写不好。文学的创作可以成为专业,所谓“专业作家”,但是写诗词不可以。写诗,首先要有内心的感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我从小便认定自己会跟中国古典的诗词打一辈子交道,至于以怎样的方式,一度是模糊的。只要不离不弃就好。

考不上大学,上中专,不到20岁就在北京海关工作,现在所谓的“国家公务员”。工作以后一直想的是该如何离开那里,直到15年之后才终于彻底从海关出来。不是海关这地方有什么不好,而是我不能整天浪费生命从事与诗词无关的工作。

曾经也想过从事诗词的研究,在大学任教。到博士毕业的时候居然彻底放弃了做学问的念头,这被同学公认为是我读博三年最大的收获。

知识不等于学问,学问不等于修养。

知识的积累可以靠努力办到。但是我不是从小读古书长大的,20岁以前除了识字之外所有的学校教育全是浪费。而工作之后半工半读,时间非常有限。而且我在工作之后记忆力以惊人的速度减退,读什么读多少遍,根本记不住。所以从知识积累这个角度来说,自己是处于劣势的,没有前途可言。

至于学问,那是要在足够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有所识见,基本上属于理性的范畴,还要有天生的悟性。我对于学问是完全不知所措的,至今连一篇简简单单的论文也不会写。

而修养,那就不是追求可以得到的了。才、知、学、品,缺一不可。

创作是业余的兴之所至,研究的境界又完全不可得,那我如何能够纯粹为了诗词而活着?

我现在做博士后,2009年出站。然后,我还会再申请另外一个博士后。40岁以后择业,打算去教小学,教孩子们读诗。也许这个理想基本上相当于梦想,可能根本不可实现。

有人会问,要教小学,本科毕业就可以去教。我要说,可以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不是一回事。误人子弟不说,更是对不起诗歌中的那些鲜活的生命啊!不是说成了“双料”博士后就一定能够教好,至少就我个人来说,那时候对于诗歌的理解会有一点点长进。

除了教小孩子读诗,我还会不断写一些诗词赏析的小文章。写这类文章算来有三年多了,至今我不认为自己达到了及格的水平。只是要跟诗词的生命更贴近一些。

从一个角度说,诗歌是有生命的,我愿为它付出毕生的挚爱;换个角度说,诗歌也是我的生命,这世上的一切“好东西”,我全然可以不屑一顾,而没有诗歌,我的生命就会枯竭。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2008-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