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慧心
慧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153
  • 关注人气: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钗头凤

(2007-06-11 00:03:19)
标签:

陆游

唐婉

钗头凤

分类: 诗词赏析
 每天没有时间睡觉,像机器一样工作。
一是因为读书极为缓慢,要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多年的坏习惯,改不了),读很多遍又总是记不住;二是写作更慢,经常10个小时写不出1000字。那篇毕业论文整整写了两年,看看却无限惭愧。
每天在博客贴一篇旧作,这些年就是在文字中度过的。
至今,从来,永远……没想过也不会去想给家里买一台电视。哈哈。
 
想解读这两首《钗头凤》,写了一个多月(交了论文就开始写),连片断都连缀不起来。拜托各位给我一些启发。
尽心谢了。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原来想把这两首词和《孔雀东南飞》一起来说,都是婆婆不喜欢儿媳妇,儿子没办法,只能把媳妇休回娘家,造成婚姻的悲剧。不同的是,《孔雀东南飞》里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男主人公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一个投水,一个上吊,双双殉情而死。南宋的陆游和表妹唐婉夫妻恩爱,但是陆游的母亲,也就是唐婉的姑姑却不喜欢这个侄女儿媳,于是陆游休了唐婉,各自另娶另嫁。10年,沈园偶然相聚(或许根本就没有真的见面),题词在墙壁上,之后唐婉病亡,陆游活了80多岁,谁也没自杀殉情。于是也就没有放在“殉情”那个主题之下。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的故事留给后世人沉痛的教训,要引以为戒,可是这样的故事却不断翻版。

陆游,南宋人,字务观,晚年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享年85岁。“六十年间万首诗”。留传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与辛弃疾的词被称为“南宋双璧”。

陆游一生忧国忧民,希望建功立业,但是始终壮志难酬。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红酥手,有说是女子纤嫩惹人怜爱的手,有说是一种点心。“红酥”言其细腻而红润。李清照《玉楼春》(红梅)词:“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看南枝开遍末?”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令人心眼迷醉。

“东风恶,欢情薄。”东风吹得太厉害了,春意阑珊,欢情不得长久。有说“恶”是语助词,不含贬意,我还是愿意理解为“可恨”。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分别几年,满怀愁绪。

“错,错,错!”一看到这个字就想起辛弃疾的词:“想当初费尽人间铁。”铸成这么大一个“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绡透。”年年春来,景色依旧,人已日益憔悴。一个“空”字,写出了徒唤奈何的相思之情,虽然自知相思无用,消瘦无益,但情之所钟却不能自己。明明“直道相思了无益”,却还是情愿“一寸相思一寸灰”。红泪,指的是泪水和着女子脸上的胭脂。浥,浸湿。鲛绡,神话中鲛人(鱼人)所织的丝绢,手帕一类的。可以理解是假托唐婉的口吻,也可以理解是陆游的推想。

“桃花落,闲池阁。”美艳的桃花纷纷凋零,池馆楼台空旷冷寂。任凭花开花落,无心游赏。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海誓山盟还记忆犹新,可是却难通消息,更别说见面了。

“莫,莫,莫!”

 

据陈鹄的《耆旧续闻》,这首词是陆游27岁(31岁?)时题在沈园墙壁上的。记述的“本事”是:陆游跟前妻的感情很好,但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强迫陆游休妻。前妻改嫁,家里有园子,陆游有天去了,他前妻听说了,派人送去黄封酒和下酒菜。陆游怀念这份感情,写下这首词。他前妻见到后和了一首,有“世情薄,人情恶”的句子,没有留下全词,不久就病逝了。沈家园后来成了许家园。

后来周密的《齐东野语》也记载了这件事,称陆游的前妻名叫唐婉,改嫁的是宗室赵士程。

看《耆旧续闻》,好像唐婉根本就没有在沈园里见到陆游。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版本却被演绎得越来越丰富。

一般的说法是:陆游初娶舅父唐闳之女,婚后夫妻相爱,而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自己的侄女,陆游迫于母命不得不与唐氏离异。后人有这样的推测:陆游母亲的嫂子即是唐婉的母亲,也就是陆游的母亲是唐婉母亲的小姑子。陆游的母亲尚未出嫁的时候,在娘家与嫂子关系不和。由此而不喜欢嫂子生的女儿。但不知什么缘故,还是亲上加亲,姑姑成了婆婆。而休妻的直接理由是唐婉不能生育。还提到的正当理由是这对小夫妻的恩爱耽误了陆游的学业。

离异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在一次春游中陆游与唐氏及其后夫士程邂逅于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

唐闳为鸿胪少卿唐翊之子。陆游有舅父六人,但其中并无唐闳。

  

再看唐婉这首《钗头凤》。这首词不见于宋代的笔记,却在明代突然出现,可见是后人伪托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世事难料,人情冷漠,雨打花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想要用文字写下自己心中的感受,可是信笺难寄,只能独自倚着栏干默默对着自己倾诉。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人已经分别,欢情不在。苦痛的心神就像荡来荡去的秋千,飘忽不定。

“角声寒,夜阑珊。”号角声听来冰冷凄厉,夜色消散,通宵不眠。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怕别人问起心事,咽下眼泪,强颜欢笑。

“瞒,瞒,瞒!”

 

《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地倏然而逝,未能共首偕老。这首词是咏调名本义的本事词。

前人评论陆游《钗头凤》词说“无一字不天成”。所谓“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矫饰。陆游本人就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词人亲身经历了这千古伤心之事,所以才有这千古绝唱之词。这段辛酸的往事,成为陆游终生的隐痛,直到晚年他还屡次来到沈园泫然凭吊这位人间知已,写下了《沈园》诸诗。

陆游在75岁时写下《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岁赋《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84岁写《春游四首》其中有: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偶然听薛飞朗诵《沈园的故事》:“在南宋的春天,一枝梅花斜在了诗人的眼里,隔着梅花,陆游没能握住风中的一双红酥手。”

2007-6-11(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